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竹二君子,圣人知独清。
但将奇节并,何用首阳名。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孤竹为题材,赞美了竹子的高洁品质。"孤竹二君子"暗指坚韧不屈、坚守节操的两位贤士,这里可能指的是伯夷和叔齐,他们在首阳山坚守气节的故事广为人知。诗人强调,即使这些竹子生长在同一根上,却有不同的茎干,象征着他们各自的独立品格,而不必像伯夷叔齐那样追求特定的"首阳名"(即隐居的美名)。梅尧臣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独特人格和高尚情操的推崇,同时也寓含了对个人独立精神的赞扬。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殷勤魏公子,落莫吴王孙。
下客独垂泪,伤心思旧恩。
腊近冬残云未合,江南青垄麦休肥。
谁将太守随车雨,一夜从风作雪飞。
蒲葵两钱扇,漫写未嫌轻。
老媪持将去,无端色不平。
王瓜未赤方牵蔓,李子才青已近樽。
我最年高杂年少,风流还有杜陵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