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松花江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东去大江水"点出江流的东流方向,暗示其源头遥远。"高源何处来"则引发对江水起源的好奇与思考。接下来的"混同天一色"形容江面与天空浑然一体,展现出江水的广阔与深远。
"长白雪千堆"描绘了冬季江面上积雪的景象,增添了季节的特色,也暗示了环境的寒冷。"远塞茫茫划"通过"远塞"和"茫茫",描绘了边塞的辽阔和江流的蜿蜒,展现了空间的开阔感。"孤城滟滟开"则聚焦到江边的城市,以"孤城"和"滟滟"表现出城市的孤立与江水的波光粼粼,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北山一登眺,惆怅济川材"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感慨,他可能在感叹自己如江水中的木材,虽有才能却难以施展,流露出淡淡的忧郁和无奈之情。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借松花江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