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题阙》系列之三十。王梵志是唐代著名的民间诗人,其作品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现象。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简练而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教育子女和家庭关系的深刻思考。首句“欲得儿孙孝,无过教及身”,直接点明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想要子女孝顺,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导和影响孩子。接下来,“一朝千度打,有罪更须嗔”则描绘了一种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可能在短期内能让孩子有所畏惧,但长期来看,这种粗暴的惩罚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通过这句诗,王梵志提醒人们,在教育子女时应注重方法和情感的引导,而非单纯的体罚和责骂。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王梵志对于家庭教育的独到见解,强调了以身作则、温和引导的重要性,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种反思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