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茂树清泉乐意深,当年祇有一知音。
却怜千古河阳月,几照令人慕蔺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深意的画面:茂盛的树木和清澈的泉水相互映衬,显得生机盎然。诗人回忆起过去,感慨自己曾有一位知音,那份深厚的情谊如同这清泉与绿树般纯粹。接着,诗人将视线投向那永恒的河阳月,它见证了历史长河中的蔺相如之忠诚与高尚,引发了诗人对这位贤者的深深敬仰。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道德典范的怀念之情,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不详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读律由来可致身,十年乌府气无伦。
明朝奉檄淮南去,多少芳年惜后尘。
绝响朝阳瑞世鸣,喧啾百鸟谩关情。
却凭千古丝桐在,传得岐山一样声。
黄华街市雨珊珊,磴滑桥危马足难。
催唤小胥供祝版,吴歈坊下振衣还。
南北东西画舫通,卖鱼输稻不愁风。
邻人使北归来说,车马京尘十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