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殊洽在少林寺散步时的闲适与感慨。首句"探幽余兴共徘徊"表达了诗人探寻幽深景致后的意犹未尽,漫步其中流连忘返。"不惜芒鞋踏碧苔"则写出诗人不畏艰辛,陶醉于自然之美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石窭水撞松杉碎,山头风截雨声回"通过细腻的听觉描绘,展现了山间流水冲击岩石、松杉碎响,以及风雨交加时山头回荡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生动的画面。
"路从当日来时转,花是何人去后栽"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诗人感叹路途的曲折,也对过往的花开时节心生怀想,流露出淡淡的感伤。
最后两句"绿渐成阴春渐老,懒随刘阮梦天台"以春天的绿色逐渐浓郁象征时光流逝,诗人表示自己不再如刘阮般向往神仙梦境,而是选择享受当下的平凡生活,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