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略略春晴天亦悭,雷惊雨作转头间。
浮云又逐东风起,不见前山出髻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短暂的晴朗之后,雷声乍起,雨水倾盆,随后浮云翻滚,遮蔽了远处山峦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瞬息万变的美,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悭”字,形象地表达了春日晴朗的难得;“雷惊雨作转头间”则生动描绘了天气变化之迅速;“浮云又逐东风起”则展现了云随风动的动态美;最后,“不见前山出髻鬟”以比喻的手法,将远山比作女子的发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瞬间景象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脱俗,充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
不详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触石泉声高下闻,曾将两耳洗埃尘。
相逢尊酒今谁侣,细草青花是故人。
带郭长堤十里春,是中佳处外风尘。
层层危磴浑依旧,一一高亭已斩新。
领略江山初纵目,剪除荆棘不劳神。
携壶一笑须投隙,官事何时可脱身。
诗尘谁复数齐梁,小杜文章楚大邦。
曾为黄花酬九日,至今陈迹擅三江。
新亭高下依乔木,远岫参差进曲窗。
著屐与君时茗饮,后车何必酒盈缸。
向来胡马远跳梁,奔命纷纷不一邦。
景物何期新斸壑,梦魂犹自怯防江。
看山小隐红莲幕,批敕须临青琐窗。
无事肯来文字饮,为将红酒倒鹅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