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望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开篇“昨日草枯今日青”,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抒发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于变迁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羁人又动望乡情”中的“羁人”指的是被束缚或限制的人,可能是因为战乱、流离失所或者其他原因无法返回家乡。这里的“望乡情”则是诗人深厚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故土的强烈渴望和不舍。
接下来的“夜来有梦登归路”透露出诗人在梦中得以回到心之所向的家乡,这个梦境成为了诗人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愿望的一种精神慰藉。然而,“不到桐庐已及明”则显示了梦境的短暂和不真实,尽管只是一夜之间,但在梦中走过的路程已经是早晨即将破晓之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家乡的渴望之迫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怀念和对故土的不懈追求。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秋水一泓常见底,涧松千尺不生枝。
人间学佛知多少,净尽心花只有师。
四十年来多少人,一分零落九成尘。
与师犹得重相见,亦是枯株勉强春。
少小与君情不疏,听君细话胜家书。
如今若到乡中去,道我垂钩不钓鱼。
仙峤倍分元化功,揉蓝翠色一重重。
还家莫更寻山水,自有云山在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