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大观歌

我游名山亦已多,吴山大观今作歌。

兴安大岭及长白,嵩泰台麓田盘窝。

诸山未兼江海胜,此间旷览俱遮罗。

南北高峰走龙脉,蜿蜒入郡成嵯峨。

琳宫梵宇许居下,不许墙宇盘尖螺。

平列坎石镇火患,风从其俗无烦诃。

第一峰头纵遐瞩,壮哉所见真无加。

左江右湖互环抱,海气蓊匌含羲娥。

维水有四三已具,故富鱼族蛟鼋鼍。

天吴阳侯时出没,列缺丰隆相荡摩。

吴颠越踬阅兴废,宋迁元伐纷誵讹。

只剩吴山青不磨,吴山大观今作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吴山大观歌》。诗中描绘了作者游历名山的经历,并特别赞美了吴山的壮观景色。诗人以宏大的笔触,列举了诸如兴安大岭、长白山、嵩山、泰山等地的名山,但强调吴山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与江海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自然景观。

诗中提到的“南北高峰”象征着山脉的走向,蜿蜒进入城市,形成壮丽的景象。诗人还描述了吴山上的宫殿和寺庙,强调了这些宗教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同时,对吴山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描述,如使用平地石块来镇压火灾隐患,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

在最后一段,诗人表达了对吴山景色的赞叹,指出其四周被长江和西湖环绕,海气弥漫,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还提到了吴山地区的渔业资源丰富,以及传说中的水神天吴、阳侯等神话元素,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最后,诗人回顾了历史上的变迁,但强调了吴山的永恒之美,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恒久不变的向往。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钱塘门由段桥至圣因即境近体二律(其一)

胜游清跸出钱塘,明圣标名果异常。

细雨轻风媚湖景,红桃绿柳报春光。

且迟画舫一帆正,徐跋烟堤五里强。

即境颇常工属句,笑今搜索总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钱塘门由段桥至圣因即境近体二律(其二)

山环水复水环山,月地云居山水间。

寺侧离宫临绝胜,春来驻跸寄几閒。

玉兰却似迎人放,紫燕初看命侣还。

千载拟留白苏句,其他赋咏总应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圣因行宫即景(其一)

离宫当日咏卷阿,春暮巡方此重过。

遥岫开云飞翠嫩,丛兰经雨送馨多。

平陵塔矗玲珑影,俯瞰舟回潋滟波。

陶冶性灵欣始遇,远风何处递笙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圣因行宫即景(其二)

檀栾脩竹涧岩纡,极顶轩亭俯碧湖。

真副其名非谬也,不孤我咏则然乎。

请看春物因时鬯,能使神心与静俱。

承志宫中养天下,千秋万岁奉慈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