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在陆驾部宴席上聆听自家乐伎演奏的情景,充满了对音乐艺术的深情赞美与细腻感受。
首联“谱熟犹翻理,妆迟稍恨催”,开篇即点出乐伎演奏时的专注与技艺之高超。即使曲谱熟悉,仍能展现出翻新演绎的精妙;而乐伎的装扮稍显迟缓,似乎在表达对时间催促的轻微遗憾。
颔联“软腔莺学去,惊态蝶赍来”,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的美妙与生动。乐声如莺啼般柔软婉转,仿佛自然界的生灵都在模仿与共鸣;而随着音乐的变化,乐伎的姿态也如同蝴蝶翩翩起舞,充满惊喜与活力。
颈联“艳惜将终曲,香留未尽杯”,表达了对音乐即将结束的惋惜之情,以及音乐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的感受。音乐之美不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它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尾联“闻弦欢欲舞,不信雁筝哀”,最后两句则展现了音乐的感染力。听到悠扬的琴声,人们情不自禁地想要随之起舞,享受这份欢乐;同时,也对音乐中可能蕴含的哀愁表示不解,体现了音乐能够跨越情感界限,触动人心的独特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演奏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的美妙与感染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音乐的深深热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