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被放出都》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挫折与社会现实的复杂心情。
首联“扪心自觉此心平,自古文章有定评”,诗人以自我反省开始,表达出对自身情感的平静与对文学价值的坚定信念。这里的“文章”不仅指文学作品,也暗含着对个人命运和社会评价的思考,强调了内在精神的平和与外在评价的客观性。
颔联“不信再来犹有望,依然两度未成名”,则揭示了诗人面对多次失败的无奈与坚持。两次“未成名”的经历,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公平与否的质疑。诗人虽对再次尝试抱有希望,但最终未能如愿,这种反复的挫败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对个人追求的限制与不公。
颈联“计偕远道悲翁子,对策伤时笑贾生”,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计偕远道,可能是指古代士子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艰辛旅程;而“悲翁子”则表达了对老者或失败者的同情。同时,诗人以贾谊(贾生)的典故,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世态炎凉,通过“笑”这一动作,既是对贾谊遭遇的同情,也是对现实的辛辣讽刺。
尾联“甚欲邯郸寻梦去,人间无枕可通灵!”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邯郸学步的典故在这里被借用,象征着诗人想要逃离现实,寻找一个理想中的避风港。然而,“人间无枕可通灵”则暗示了即使在梦境中也无法逃避现实的束缚,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深深的无力感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挫折与社会不公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