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堂杂咏次林世增隐君韵其一草履

淳朴苟得趣,贲饰奚能伦。

菅蒯撷为屦,飞云谁复论。

朝踏清溪滨,暮拖归云村。

或时礼缝掖,宁能知雁门。

松坞徐徐蹈,旋辟谭羲轩。

堕指步雪中,不煦东方暾。

捆以给饔餐,何慕鲜醲昏。

嗟嗟无怀民,俯仰俱忘言。

靡丽俗所尚,质素乃本源。

贤者敦浇漓,风轨凛恒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充满了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华丽与朴素,赞美了隐士们坚守本真、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首句“淳朴苟得趣,贲饰奚能伦”直接点明了主题,淳朴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乐趣所在,那些过分装饰、追求华丽的人,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接下来,“菅蒯撷为屦,飞云谁复论”进一步强调了朴素生活的重要性,即使是简单的草鞋,也比那些虚浮的云烟更值得人们关注和讨论。

“朝踏清溪滨,暮拖归云村”描绘了隐士日常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都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或时礼缝掖,宁能知雁门”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但同时也强调了对真正知识与智慧的追求,而非表面的形式。

“松坞徐徐蹈,旋辟谭羲轩”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自由与自在,他们如同在松林间漫步,随时可以展开关于宇宙、人生的深邃对话。“堕指步雪中,不煦东方暾”则通过极端的环境描写,表现了隐士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在严寒中行走,也不羡慕温暖的阳光。

最后,“捆以给饔餐,何慕鲜醲昏”表明了隐士们对于物质的淡泊,他们以最简单的方式满足生活所需,不羡慕奢华的生活。“嗟嗟无怀民,俯仰俱忘言”表达了对古代先民的敬仰,他们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言语也无法完全表达这种境界。“靡丽俗所尚,质素乃本源”再次强调了朴素生活的价值,这是社会普遍追求的风尚。“贤者敦浇漓,风轨凛恒存”则是对那些能够坚守本真、引领社会风气的贤者的赞美,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如同永恒的风标,激励着后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真实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对那些能够坚守本真、引领社会风气的贤者给予了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82)

林廷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烟霞病叟,成化二十年(1484)成三甲进士,历吏科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因涉唐寅考场舞弊案,被贬海州判官,弘治十六年(1503)升任湖南茶陵知州,倡建洣江书院,聚生徒讲解儒家经典,风雨无阻,寒署不辍。正德十三年(1518)八月,福州士兵因索饷哗变,因士兵怨左布政使 伍符裁省月粮。廷玉与副使高文达出面劝解得缓。后因御史董建中劾其拗执褊刻,乞归,家居二十年,著述自娱。嘉靖十一年(1532)病逝,终年78岁。有《南涧文录》

  • 号:南涧翁
  • 生卒年:1483

相关古诗词

考槃清咏(其一)

卜筑依云山,花开花还落。

野猿摘木实,渴鹿饮泉壑。

幽鸟日嘤嘤,蛛网悬屋角。

丝瓜上墙颠,雀瓢蔓林薄。

忽瞻山之阳,蹁跹翥云鹤。

万物遂其生,吾心亦云若。

空山无侣伴,呼酒独自酌。

形式: 古风

考槃清咏(其二)

青楼谁家子,紫骝黄金络。

云霄飞意气,千金重然诺。

罗衣青岑醴,翠釜驼峰濯。

檀板金叵罗,笑看红雨落。

盈虚天道明,世事反今昨。

一朝时势异,顿然成萧索。

形式: 古风

秋日感兴

风尘嗟澒洞,谁能驱三虫。

乘桴涉溟渤,沧波杳难穷。

念此青鬓发,忽为霜雪丛。

安得从化人,驾虬游长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再至定林寺

白云锁襌关,松花落如雨。

佳木翳繁阴,林深不知暑。

老衲卧云间,雪颠能梵语。

吁嗟匡庐社,远公亦何许。

形式: 古风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