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其一)

自怜衰病力难胜,岂不怀归畏友朋。

随牒偶来真漫士,打包即去类孤僧。

头颅种种何劳问,面目棱棱自取憎。

赖有一廛今可老,不妨饮水曲吾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的《自咏(其一)》,通过诗人的自我描绘,展现了他面对衰老疾病时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

首句“自怜衰病力难胜”,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因年老体弱而感到的自怜之情,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接着,“岂不怀归畏友朋”一句,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又担心与朋友相聚时的负担,流露出复杂的情感。

“随牒偶来真漫士,打包即去类孤僧。”这两句描述了诗人随缘而行的生活状态,如同漫游的士人,又似独自远行的僧侣,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孤独。

“头颅种种何劳问,面目棱棱自取憎。”诗人对自己的外貌和性格进行了反思,认为自己的种种特点并不需要他人过多关注,甚至可能引起他人的反感,体现了对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

最后,“赖有一廛今可老,不妨饮水曲吾肱。”诗人找到了一处安身之所,可以在此终老,即使生活简朴,也能自得其乐,以水为饮,弯曲手臂,自在地生活,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疾病、孤独等人生困境时的自我反思与超然态度,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55)

蔡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官吏。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 字:定夫
  • 籍贯:福建仙游
  • 生卒年:1141—1182

相关古诗词

自咏(其二)

浮生一梦疾南柯,白发人间所阅多。

土木形骸齐物我,萍蓬踪迹惯风波。

可怜造化小儿耳,其奈痴顽老子何。

毁誉是非何足较,百年颜蹠共山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舟过池阳许仓蔡守留饮不果赴以诗谢之

小泊池阳暮霭中,故人留我一尊同。

归心已逐东流水,快意仍逢下水风。

自念相逢非草草,也知别去太匆匆。

归来独酌寒江上,空想宾筵蜡炬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夜宿交石峡凌晨舟行适遇便风俄顷至小孤山

好风特特送征帆,百里俄惊指顾间。

薄暮暂留交石峡,迟明已到小孤山。

峰峦过目非吾有,鸥鹭无心似我閒。

幸得年丰归去好,长腰玉粒未应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以淮白南京山药为子真太夫人寿即用前韵

鹊噪虚檐喜可占,奇薰得得出珍奁。

山藷尚带中原土,淮白仍馀东海盐。

北物远来难再致,南烹久饫喜相兼。

分甘拟作亲庭寿,料想齐眉亦共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