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湖西八景为罗修撰作(其四)三峡回清》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首句“一峡蟠一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峡谷蜿蜒曲折,如同巨龙盘旋的壮丽景象。接下来的“群山莽回互”进一步描绘了山峦起伏,层峦叠嶂的自然风光。
“武夷虽九曲,三峡谁胜负”将武夷山的九曲溪与三峡相提并论,暗示两者各有千秋,难以一较高下,增添了诗的意蕴。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壮美山水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澄澄水上月,历历谷中树”描绘了夜晚月光洒在平静水面和山谷间清晰可见的树木上,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最后两句“焉得千丈筇,坐弄潺湲处”表达了诗人渴望能有一根长竹杖,悠然自得地坐在溪边,静静地欣赏这如画的风景,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以山水为主题,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