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贫冬舂苦不足,常时屡贷监河粟。
大贫忍口活小贫,仰天但冀田中熟。
去年已喜见嘉禾,今年得粟喜奈何。
一茎六穗最奇者,四四三三云更多。
禾生之乡曰太平,粟生之里曰永福。
天公此意岂偶然,拍手歌之仍鼓腹。
忧国何人不愿丰,太仓那得相因红。
但令此物如水火,酒肉如山八蜡通。
人言此邦今乐土,长官于民如父母。
曰旸曰雨天应之,叶气嘉生有如许。
长官宁非佛地人,三年一念何其仁。
要知此瑞为谁出,金粟如来个后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丰收景象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地方官员治理能力的赞赏。诗中通过描述农民在冬季舂米的艰辛,以及他们对粮食的渴望,展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接着,诗人提到去年和今年的丰收,特别是“一茎六穗”的奇观,以及这些丰收对地方的象征意义——太平与永福。
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感恩之情,认为上天的恩赐并非偶然,而是对人间善良与努力的回应。他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繁荣与民众福祉之间的紧密联系,指出粮食丰足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同时,诗人也借机赞美了地方官员,称其如同父母般关心百姓,能够顺应天时,促进农业发展。
最后,诗人提出希望粮食如同水火一样普及,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让社会像酒肉丰富一样充满活力。他相信这样的景象不仅体现了地方的富饶,也是佛地人(即地方官员)慈悲为怀、心系民生的体现。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丰收景象的庆祝,对地方治理的高度评价,以及对社会和谐与繁荣的向往。
不详
芝云深处远携筇,行遍闽山访野农。
问老旧游诸大老,云渠识涧住依松。
老漆园仙数卷书,最佳公案是观鱼。
濠梁水上宁无影,悟得应知我与渠。
数本山丹似晓霞,多情恋恋野人家。
自从五月至九月,还有三花或两花。
莫笑萧疏同寂寞,早曾烂漫见纷华。
篱边黄菊今全未,且对芳樽拾堕葩。
自得斋中得乐全,对床白发者希年。
尚平债了閒无事,洛社交多誉独贤。
女嫁比邻来往密,醉忘巾栉起居便。
紫薇旧伴今如梦,喜插黄花寿阿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