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官居无处寄幽栖,洞户深沉坐最宜。
静拨炉薰挹香气,间论画壁数花枝。
虫鸣颇似雁来后,果熟还如莺老时。
吹彻角声巫峡晚,片云催雨更催诗。
这首词作《晚坐散花之室》出自宋代诗人邓深之手,词中流露出诗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开篇“官居无处寄幽栖”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疏离感,不再渴望官场中的地位与名利,而是寻找一片静谧的空间去安放自己的心灵。
“洞户深沉坐最宜”,则描绘出诗人隐居生活的情景,洞开的心扉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深邃。这里的“洞”字用得极妙,不仅形容了室内的空间结构,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接着,“静拨炉薰挹香气”,诗人通过点燃熏香来营造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熏香散发出的香气让心灵得到净化和安抚。这种行为在古代文人中颇为流行,是一种寻求内心平静的手段。
“间论画壁数花枝”则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思考。在室内,诗人不仅享受着熏香带来的宁静,还在墙上挂有绘制花枝的画作,这些都是他用来陪伴和观照自我情感的对象。
“虫鸣颇似雁来后”一句中,诗人将自然界的声音与大雁的叫声相提并论,这里的“颇似”二字表达了一种模糊而美好的感觉。春天的夜晚,昆虫的鸣叫似乎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力的觉醒。
“果熟还如莺老时”,诗人通过对果实成熟的描写,触及了时间流逝的主题。在这里,“莺老”指的是鸟儿已经年老,这里寓意着岁月的流转,以及自然界中生命力与衰老并存的哲理。
“吹彻角声巫峡晚”,诗人继续用听觉上的细节来描绘夜晚的情景。这里的“角声”指的是古代军队使用的号角,诗人通过对这种声音在夜晚山谷中回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嚣的境界。
最后,“片云催雨更催诗”,在这样的静谧之夜,即便是天空中的片云,也似乎能够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这里“更催诗”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环境中细微变化的敏锐感觉和深刻体悟。
总体而言,《晚坐散花之室》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与艺术追求的诗作,通过对内心世界和外在自然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不详
雨催柔绿上桑枝,新霁浮云未尽归。
寂寂帘栊留燕舞,阴阴杨柳护莺衣。
莫于绮席嫌筹并,已觉青春作鸟飞。
满径落花愁踏损,羊欣切勿款柴扉。
池塘水落倒枯荷,橘绿橙黄晚菊多。
日暖怀沙鳖衷甲,霜清奔火蟹横戈。
如今时节从来好,得醉工夫似旧么。
傥有征鸿过巫峡,待凭诗句问如何。
烟村清浅白沙溪,篱落槎枒老树枝。
一朵梅开如许早,几多人过不曾知。
风前遇我还青眼,花里推渠是白眉。
未办酒樽浇磊块,试凭诗句写新奇。
日日风吹雨,秋深寒气催。
檐声中夜断,月色上窗来。
冷砌虫吟稳,幽屏蝶梦回。
明朝应露重,晚菊正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