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程本立所作的《过宝应》诗,描绘了诗人经过宝应时所见的景象与感受,充满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首联“柳拂津亭春雾开,缆牵官舸鼓声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生动画面。柳枝轻拂着码头的亭子,春雾渐渐散去,官船在悠扬的鼓声中缓缓启航。这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展现了初春时节码头的生机与繁忙。
颔联“邑中旧尹人能说,湖上新堤客再来”,转而关注于人文历史。诗人提到当地人能够讲述过去官员的故事,以及湖边新筑的堤坝吸引着再次来访的游客。这里不仅体现了地方文化的传承,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
颈联“劫火空城遗雁塔,恶风深浪没龙堆”,则转向对历史遗迹的哀叹。战火后的空城,仅剩雁塔孤零零地矗立,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战争的残酷。恶风与深浪更是将龙堆(可能指某种地标或遗迹)淹没,进一步渲染出历史变迁的无情与自然力量的强大。
尾联“若过甓社看明月,切莫探珠老蚌胎”,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告诫。如果有机会,他希望在甓社(可能指一个地点或活动)欣赏明月,但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难以触及的目标,比如探取老蚌中的珍珠,寓意着对现实与理想的平衡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度和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