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水四景(其二)

青林五月不知暑,玉女晒衣中夜雨。

客至清谈酒更添,白杨梅熟荐吴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山林中的宁静与清凉,以及主人待客的热情与细致。首句“青林五月不知暑”以“青林”象征山林的幽静与生机,五月正是炎夏,但在这片绿意盎然的林中却感受不到酷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氛围。

接着,“玉女晒衣中夜雨”一句运用了浪漫的想象,将山林中的景象拟人化,仿佛有仙女在此晾晒衣物,而夜雨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暗示了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客至清谈酒更添”描述了主人对来访之客的热情款待,通过“清谈”二字,体现了交谈的轻松与高雅,而“酒更添”则表明主人愿意为了客人增加饮酒的量,以示诚意和热情。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待客之道的周到与细致。

最后一句“白杨梅熟荐吴盐”则以具体的食物细节收尾,白杨梅是夏季常见的水果,成熟时酸甜可口,而“荐吴盐”则是说用来自吴地的盐来调味,进一步体现了主人对食材的讲究与对客人品味的考虑。整个画面由此变得生动而丰富,既展现了季节之美,又体现了人情之暖。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山林中的温馨场景,既有自然景观的美,也有待客之道的人情味,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山水四景(其三)

田家酒熟当早归,天气渐凉催授衣。

一夜西风破霜蕊,芳菲不共芙蓉死。

形式: 古风

题山水四景(其四)

天云漠漠四野低,大山小山玉戻齐。

春还何处寻消息,花发枝南与枝北。

形式: 古风

洪武八年三月奉旨分教中都生自龙江至临淮凡十日为赋长谣以纪山川风景云

三月金陵别,匆匆催夜发。

无处不伤春,杨花半江雪。

海水忽成潮,奔流亦西回。

行人度江去,何日金陵来。

可爱焦山孤,直对妙高台。

天遣神鳌戴拳石,青莲一朵龙宫开。

雨足南风生五两,楚柁吴樯竞来往。

海门雁阵入云飞,甓社鲎帆迎月上。

信宿过淮阴,不见淮阴祠。

将军竟为儿女诈,空忆钓鱼城下时。

行行泗州近,岸有铁佛古。

水妃泉下伏,犹疑作雷雨。

平生不出户,焉知天下奇。

前瞻凤阳城,宫殿起参差。

两都未足论,天启万年基。

四方此会同,车马填九逵。

苦酒能宽忧,酌酒日赋诗。

远游颇快意,白发羞成丝。

怅望芳草绿,秪合归樵牧。

明年上疏当乞身,葛洪井西镜湖曲。

形式: 古风

桃核杯歌

度朔之山有桃屈蟠千里兮,结子轮囷大如瓮。

天上惟闻方朔偷,人间不许刘郎种。

何年阿母燕云台,食桃戏作鸳鸯杯。

道士王回献阙下,缺月夜堕青天来。

玉杯未辩新垣诈,学士银杯一时化。

安知别有蓬莱物,百斛葡萄向君泻。

鸾歌凤舞在君前,酌此可以求神仙。

山中看花试挟双窈窕,一醒一醉三千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