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梵音

一灯山牖出,隔竹露光泫。

坐听香台人,《法华》中夜转。

清泉漱寒玉,细入吴音软。

嚼蜡况横陈,凡襟何时遣?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顾贞观的《夜闻梵音》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禅意的画面。首句“一灯山牖出”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夜晚山中小屋中透出的一缕灯光,暗示了寂静的环境和修行者的存在。次句“隔竹露光泫”进一步渲染氛围,通过竹林间的露珠折射灯光,增添了神秘与幽深。

“坐听香台人,《法华》中夜转”描绘诗人静坐聆听佛经的声音,选择在深夜诵读《法华经》,体现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内心的宁静。接下来,“清泉漱寒玉,细入吴音软”运用比喻,将诵经声比作清泉洗涤寒玉般悦耳,又融入了吴地方言的柔和,增添了音乐性和地域特色。

最后两句“嚼蜡况横陈,凡襟何时遣?”以“嚼蜡”形容听经时的专注,仿佛连蜡烛燃烧的轻微声响都难以察觉。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于超脱世俗、净化心灵的渴望,期盼何时能彻底放下凡尘牵挂,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听梵音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沉思和对精神净化的追求。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秋晓登沧浪亭呈宋中丞

初日上东南,林亭空宿翳。

草香珠露重,的皪侵衣袂。

唱杳曲池菱,吟馀小山桂。

犹闻遗翰墨,但惜沉碑碣。

望古情已深,怀贤感亦系。

由来澹荡人,别作流传计。

翕赩贱原尝,虚徐狎庄惠。

谁陪飞盖游,属和高文丽。

形式: 古风

长干行

妾冢旧住古长干,荡子风涛十八滩。

一逐江潮去不返,年年江上孤帆远。

正是离人肠断时,湓城月出浔阳晚。

形式: 古风

长安上巳篇

二月驱车到燕市,又见春光逢上巳。

氤氲细雨度轻风,吹遍郊原桃与李。

桃李芳菲三月时,千门烟锁绿杨枝。

夹道朱楼回绣毂,良辰祓禊泛金卮。

金卮绣毂青油幕,层城日出歌钟作。

象管银筝不暂停,驼峰翠釜纷相错。

多少游人策紫骝,芳郊十里暖烟浮。

蹀躞锦鞯垂匼匝,葳蕤步障擘箜篌。

兰皋迤逦花如霰,乳燕呢喃散青甸。

迟迟晴日丽西山,剪剪春风临上苑。

西山上苑盛繁华,碧草芋绵罩落霞。

卫霍争持百宝扇,金张竞拥六萌车。

人生富贵何能测,及时行乐谁人识。

当歌对酒不尽欢,屈首蓬蒿亦何益。

此日风光政艳阳,此时游冶政徜徉。

钗拖赤凤盘乌髻,裙染鹅黄堕马妆。

只恐韶华不久待,如云车骑一朝改。

日斜难返鲁阳戈,万古惟留明月在。

明月依然照绮筵,酣歌谁似永和年。

欲采芳兰隔江水,越树燕云各一天。

朅来潦倒长安陌,矫首君门迷咫尺。

平津阁上每辞宾,楼船帐中无揖客。

匹马行将去帝京,漫天飞絮送归程。

计到江南春色尽,满庭新绿乱啼莺。

形式: 古风

吴江晚泊

系艇松陵道,天空候雁过。

晚山云影薄,秋水月明多。

客路凭舟楫,人烟近薜萝。

苍茫芦荻外,鸥鹭满晴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