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所作的《送艾秀才赴京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艾秀才深夜校书的场景,以“天禄青藜照夜深”起笔,形象地展现出明亮的灯光映照着典籍,寓意学问之光如星辰照亮深夜。接着,“校书重喜得刘歆”表达了对能得到优秀学者刘歆书籍的欣喜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牙牌带月趋棕殿,马辔牵春过柳林”,通过描绘艾秀才月夜出行的景象,暗示他行程的庄重与春天的气息,暗含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以“照眼西山悬屋角,近人北斗在天心”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宁静和秀才的高洁,将北斗星比作他的志向,寓意其追求卓越的决心。
最后,诗人以自身新年之际参加考试的心情,表达对艾秀才的鼓励:“新年忝预南宫试,把酒论文拟盍簪。”“盍簪”意为群英荟萃,诗人期待他们在学术上能共同切磋,共享文采。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生动,既展现了读书人的求知精神,又寄寓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是一首富有诗意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