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驹去不食藿,马佚能伤葵。
烈士多慷慨,耿耿谁当知。
起吟清夜阑,边月明春闺。
寸心杜陵老,澒洞终南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用前韵感事(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边塞战事的忧虑和对烈士牺牲精神的赞颂。
"驹去不食藿,马佚能伤葵"两句描绘了一种荒凉萧瑟的边塞景象。"驹"指的是瘦弱的马,而这些瘦弱的马甚至连野草也不愿意吃,它们的精神状态已经到了极点疲惫;而"马佚能伤葵"则形容马匹虽然游离无依,但即使是细小的葵菜也可能被它们践踏,这里的“葵”指的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微小的事物。这些生动的画面传达出边塞军士们的艰辛与凄凉。
"烈士多慷慨,耿耿谁当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烈士深深的敬意和哀悼之情。这里用“慷慨”来形容烈士们的情怀,他们的心中充满着不为世人所理解的悲壮与伟大。而“耿耿谁当知”则表达了这样的精神往往难以被后人所了解和记住,带有一种无奈与感慨。
"起吟清夜阑,边月明春闺"两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夜深人静之时,诗人在寂寞的灯光下吟咏着这份对边塞战事的忧虑与思念。在这样的夜晚,他所面对的是那清冷的月色,而这种氛围更增添了他的感慨。
"寸心杜陵老,澒洞终南齐"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相联系。"寸心"形容诗人的心胸如同山谷一样深邃广阔;"杜陵老"则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许在暗示着自己的孤独与年迈。而“澒洞终南齐”则是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宇宙万物的和谐相联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烈士牺牲精神的赞颂,传递出一种深切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孤独与内心世界。
不详
竽门抱瑶瑟,雅与时好乖。
闭门守长饥,毅然丈夫哉。
南楚卧龙士,北燕黄金台。
但使本根在,功名真傥来。
一径脩篁百亩深,倚天乔木更阴阴。
红尘万事不到眼,好景四时长会心。
稳著亭台添远趣,透开风月自清音。
使君晋宋家人物,消得閒中此醉吟。
苦被天香恼,?珑又一枝。年年秋好处,故故月明时。
胜绝何妨晚,凄凉却自宜。
客愁添白发,辜负小山期。
元祐贤子孙,忠肃家第一。
岂惟富文雅,清苦用一律。
君看我同年,践履极真实。
不待问蓍龟,公侯卦可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