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达兼善典佥

江头风多花暗天,舟中击鼓牵官船。

绣鞍大马来如烟,学士翠雕袍领妍。

袖中三尺软玉鞭,手挥送者日在山。

陇西男子更致言,东方民力愿少宽。

达官儋橐横索钱,先生归到明主前。

上言赤子天哀怜,仁人在位如解悬。

大臣不让皋夔贤,天下画一徽张弦。

未将鼎俎烹小鲜,如吾但当归力田。

眼见霖雨开丰年,墙下饭牛荠花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社会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代社会的某些侧面。诗中以江边的自然景象开篇,“江头风多花暗天”,营造出一种沉郁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将要讲述的故事并非一片祥和。

接着,诗人通过“舟中击鼓牵官船”这一场景,引入了官府与百姓之间的互动,暗示了权力与压迫的关系。随后,画面转向了“绣鞍大马来如烟”的豪迈场景,描绘了一位学士的气派与尊贵,以及他手中“三尺软玉鞭”的威严,象征着权力与权威。

然而,诗中的焦点逐渐转向了对民众生活的关注。“陇西男子更致言,东方民力愿少宽”,表达了民众对于减轻赋税、希望得到更多关怀的愿望。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达官儋橐横索钱”一句,揭露了官僚阶层的贪婪与不公,与学士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社会不平等的现状。而“先生归到明主前”则暗示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希望通过向君王进言,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上言赤子天哀怜,仁人在位如解悬”表达了诗人对于仁政的向往,认为只有仁德之人在位,才能真正关心百姓疾苦,解决社会问题。这一观点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君主责任的重视。

“大臣不让皋夔贤,天下画一徽张弦”则进一步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认为优秀的官员应当像古代贤臣一样,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统一治理模式的期待。

最后,“未将鼎俎烹小鲜,如吾但当归力田”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和农耕的向往,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回归自然,从事劳作。而“眼见霖雨开丰年,墙下饭牛荠花圆”则是对未来丰收景象的美好憧憬,体现了诗人对于和平与繁荣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元代社会的复杂面貌,还蕴含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是一首兼具社会批判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欧阳公效孟郊体看绿字韵题庆上人万竿图

白石如白羊,起跪变化速。

芸芸箨龙雏,身与云俱绿。

嗟哉两神物,曾不受迫逐。

我有囊中方,因之试餐玉。

袖中钓鳌手,十年梦渔屋。

凤凰千仞姿,未省一枝足。

自我见此君,夜夜翻冻醁。

蹋倒山中玉板师,春风大笑成三宿。

形式: 古风

送周生(其一)

二月已暮江水深,春风吹折行人心。

山头明月落未落,杜鹃鹃半莫哀吟,泊船上有青枫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周生(其二)

三月欲来花绕陌,又唱《铜鞮》送行客。

男儿莫尔可怜生,男儿生身好颜色,拔剑起舞鸡鸣栅。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茅山谣送邓上人

道人两鬓青如莲,大醉上山扪青天。

青天荡荡玉盘出,引手举盘天上悬。

银河倾倒桂树影,长风吹香落丹井。

地上小儿沾玉馥,白兔急捣玄霜熟。

愔愔仙家十二楼,夜半起拂踆乌浴。

手招茅君叫列仙,带剑上立红云前。

茅君骑虎上天去,道人乞我明霞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