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院同诸公为主试官作

右辖升庸日,秋闱献艺初。

端居烦坐镇,妙简备贤书。

忆昔兴文运,惟天启圣谟。

教条行九有,学业出三馀。

儒术俄中否,词场遂久虚。

纶言何噩噩,髦士共于于。

吐握承谦德,飞扬感壮图。

至公留藻鉴,成物待洪炉。

肃穆华星聚,涵容化日舒。

谁欤随计吏,行矣听传胪。

橘柚天庭贡,参苓相府储。

铺张须钜笔,衰朽愧荒疏。

形式: 排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主试官在秋季科举考试时的场景与心境。开篇“右辖升庸日,秋闱献艺初”点明了时间与场合,新任主考官在秋季科举开始之际,肩负重任。接着“端居烦坐镇,妙简备贤书”赞颂了主考官的威严与公正,他以高超的甄选能力,为国家选拔贤才。

“忆昔兴文运,惟天启圣谟”回顾历史,强调了文运的兴起离不开上天的启示与圣明君主的政策。接下来“教条行九有,学业出三馀”赞扬了教育普及与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的重要性。然而,“儒术俄中否,词场遂久虚”指出儒学一度衰落,科举考场长期空缺,令人惋惜。

“纶言何噩噩,髦士共于于”表达了对主考官公正无私、深思熟虑的赞美,以及对年轻才俊的期待。接着“吐握承谦德,飞扬感壮图”描述了主考官以谦逊的态度接待考生,激发了他们的雄心壮志。

“至公留藻鉴,成物待洪炉”进一步强调了主考官的公正与远见,期待他们如同大熔炉一般,锻造出更多杰出的人才。最后“肃穆华星聚,涵容化日舒”描绘了考场庄严肃穆的氛围,以及主考官们如太阳般温暖人心的形象。

“谁欤随计吏,行矣听传胪”则寄语那些即将参加科举的考生,鼓励他们努力应试,期待佳音传来。全诗以“橘柚天庭贡,参苓相府储”结尾,寓意人才如同珍贵的果实,将被朝廷所珍视和储备,充满了对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期待与信心。

收录诗词(463)

黄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字:晋卿
  •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凤凰山

沧海桑田事渺茫,行逢遗老色凄凉。

为言故国游麋鹿,漫指空山号凤凰。

春尽绿莎迷辇道,雨多苍荠上宫墙。

遥知汴水东流畔,更有平芜与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早起

漠漠晴檐散薄云,独搔短发立清晨。

春风入树无行迹,晓月窥帘欲近人。

旋觉新吟随梦寐,不知清露湿衣巾。

何人正踏长安陌,想见看花拂面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予与刘君师鲁为文字交十有四年而固未尝相识也兹过武林偶遂良觌有喜而赋

邂逅神交十载馀,青枫落月几愁予。

何言此日同倾盖,胜读平生未见书。

天上玉堂容可到,山中金匮得长虚。

故多馀事宜商略,可待秋风怨索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山南先生遣兴

稍觉春风入剪裁,更无魂梦到尘埃。

苔枝自送黄昏影,宝篆频销白昼灰。

世态渐应随日别,老怀可复向人开。

拥炉坐听萧萧雪,载酒携琴暮也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