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寺庙晨景。"千峰白露后,云壁挂残灯"一句,以宏大的画面展现了山中的雾气和晨光中依然未熄的佛堂灯火,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曙色海边日,经声松下僧"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东方破晓的景象,阳光渐渐照耀大地,与此同时,寺中的僧侣在松林间诵经,声声入耳,展现了寺庙中人们对佛法的专注与敬仰。
"意闲门不闭,年去水空澄"两句,表达了一种心境的宁静与时间流逝的淡然。寺院的大门随时开放,却也反映出一种无需守护的自在,以及岁月匆匆中河水依旧清澈,不受尘世扰乱。
最后,"稽首如何问,森罗尽一乘"两句,则是诗人表达对佛理的追求和敬仰之情。稽首(稽首即磕头)意味着最深的敬礼,而"如何问"则是在询问如何去理解或达到那更高的精神层次,"森罗尽一乘"则是说所有复杂纷扰都归于佛法的一种解脱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晨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佛理的探求与敬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精神家园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