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持杖出行,行走在荒凉的驿路上的情景。"杖钵孤踪去"形象地刻画出诗人背负简陋行囊,身影孤单的画面。"凄其驿路间"则渲染出旅途的艰辛与寂寥。
接下来的两句,"水喧沂北道,风撼穆南关"通过水声嘈杂和风吹关隘的动态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旅途的氛围,显示出环境的冷清与动荡。"飞鸟移前浦,归云满故山"借飞鸟归巢和故乡云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漂泊在外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五年江上客,今有几人还?"以五年为时间跨度,反思自己作为江上行者的生涯,发出疑问:在这漫长的旅途中,还有多少人能如自己一样坚持归来?这既是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也寓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凉,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坚韧的行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