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二)

扁舟发金阊,乘流至吴兴。

吴兴古都会,柔桑环水城。

四月育新蚕,室家俱不宁。

弱羽拂蚕子,但恐伤其生。

夜深閟镫火,时听食叶声。

缫丝贵白素,落釜乞余盈。

经纬为谁理,丝丝辛苦成。

妇子熟筹计,可以代春耕。

束缚未遑售,里吏扣柴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景元的《杂诗(其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养蚕图。诗人以扁舟起笔,从苏州(金阊)出发,顺流而下至吴兴,这里曾是古代繁华的都市,四周环绕着碧波荡漾的柔桑。四月正是蚕宝宝孵化和生长的季节,家家户户为了照料新生的蚕,忙得不可开交,小心翼翼地拂拭蚕子,唯恐伤害它们。

夜晚,诗人熄灭灯火,静静地聆听蚕儿进食桑叶的声音,这声音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艰辛。缫丝过程中,白素丝线尤为珍贵,诗人祈求剩余的蚕丝能带来盈余。这些丝线将被织成经纬,尽管不知会被编织成谁人的衣物,但每一线都凝聚了妇人们的辛勤努力,仿佛替代了春天的农耕劳作。

然而,还未等到蚕丝出售,里吏已来催缴赋税,敲打柴门,增添了生活的压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古代农村家庭的生活状态,以及妇女们在繁重家务中的坚韧与智慧。

收录诗词(19)

陈景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苍鹰行

秋风瑟瑟生金声,苍鹰力劲筋骨轻。

愁胡怒视气纵横,草木益深眼愈明。

铦锋利剑十二翮,走电飞云八千尺。

扶摇不让凡鸟先,攫拿岂借他人力。

存身韝上已三年,雄姿磨灭心胆寒。

庖厨供肉日渐缺,绦旋相缠未假宽。

狐狸登床狼叫野,搏击谁为驱役者。

请君纵逸凌九天,万里长风侧身下。

形式: 古风

蹴球行

十月严霜至月雪,长安城河冻如铁。

骐骥空余绝足能,鹰鹯远避阴风烈。

羽林健儿不骑马,短后衣裳正轻跨。

毳毛白黑各分曹,蹴踏层冰争白打。

来如奔电流光赤,去若飘风走飞石。

后羿弯弓九日沈,宜僚运掌双丸掷。

奋袂喧呼不自知,断筋折骨何能惜。

本是寻常旧相识,一朝攘夺如仇敌。

逞雄作气贵持盈,性命此际鸿毛轻。

倏尔赵军立汉帜,下风稽首甘输诚。

平生未授缚鸡力,龙渊在匣神光匿。

白首下帷诚可怜,相对无言三叹息。

形式: 古风

登楼

思乡不可得,怅望倚高楼。

一道黄河水,羞随白发流。

云霾失故渡,波恶断行舟。

隔岸闻渔唱,萧萧起暮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观潮

一线从空下,翻飞十万寻。

地非句践业,潮见伍胥心。

草木无今古,蛟龙变浅深。

此时隔江女,犹善作吴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