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戚邑侯遐思诗四章

天王圣神,普念我民。惠有贤侯,借春于南。

侯燠我衣,侯饲我饥。侯之去矣,入于王畿。

我攀侯辕,薄慰我思。天王圣神,念我南海。

惠有贤侯,于我邑宰。维侯则慈,维政弗私。

侯之去矣,入于天墀。我攀侯辕,薄慰我思。

天王圣神,念我南人。惠有贤侯,俾乂我民。

维侯则仁,维政则均。侯之去矣,遥遥车音。

我攀侯辕,薄慰我心。天王圣神,念我民隐。

惠有贤侯,恤我艰窘。侯刑则轻,侯赋则省。

侯之去矣,孰嗣徽音。我攀侯辕,薄慰我心。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霍韬所作的《赠戚邑侯遐思诗四章》,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官员的赞美,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官员为政理念与行为的高度认可和深切期待。

诗中以“天王圣神”开篇,象征国家与君主的神圣权威,表达了对君主的崇敬之情。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地方官员,称其为“贤侯”,并对其在民生、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通过“侯燠我衣,侯饲我饥”、“维侯则慈,维政弗私”、“侯刑则轻,侯赋则省”等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贤侯在衣食、民生、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具体作为,展现了其对民众生活的关心与爱护,以及公正无私的政治态度。

诗中还特别强调了贤侯离去后,民众对他的思念与不舍,以及对君主的关注,体现了古代社会中民众对官员的深厚情感依赖和对国家治理的共同期待。最后,“我攀侯辕,薄慰我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贤侯离去的哀伤与对君主治理国家的深深忧虑,同时也寄托了对贤能官员再次出现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贤侯形象的塑造和对君民关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关注。

收录诗词(184)

霍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钟少参借湖亭四首(其三)

借湖亭东孺子亭,望中一点递微明。

荃汀兰渚不可见,惟有落日烟波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钟少参借湖亭四首(其四)

筑石栽花自作台,迎风一面向湖开。

流莺语燕时相过,带得西山爽气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赵家津口阻风逢陈都阃巡湖二首(其一)

狂风吹衣酒力微,主人劝客更深卮。

隔江呼渔不可见,目断苍茫自咏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赠巴山歌三章

凝凝白云,在江之浦。江水则清,江水则紫。

有鸟于飞,磨云毛羽。云斯归处,鸟斯归处。

戢翎戢翎,在江之浒。簸云簸云,戢翎谁语。

凝凝白云,巴山之峰。巴山有菊,巴山有松。

云浥菊英,云蒙松龙。采菊采菊,采松采松。

乐只无厌,惟巴山翁。凝凝白云,长风吹之。

白云孤飞,鹤翎批之。白云九千仞,鹤翎九千仞。

白云九万里,鹤翎九万里。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