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其十)答未翁阁老

大河东下,走万里、包纳许多灵物。

推荡中原无砥柱,那问全城半壁。

静影涵空,洪涛浴日,巨浪翻银雪。

蛟鼍出没,神龙羞与争杰。

曾谁醉卧三山,飞游八极,独驾天风发。

毕竟此河经万古,看尽人间生灭。

老子胸中,久吞云梦,乌帽今华发。

圆通朗照,心知天上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明代夏言的《大江东去(其十)答未翁阁老》描绘了黄河壮丽的景象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开篇以“大河东下”起笔,展现出黄河奔腾不息的气势,随后强调其包容万象的特点,暗示着历史长河中的无数英雄豪杰。诗人接着赞美黄河的力量,即使没有砥柱般的中流砥柱,也能推动中原大地,显示出其无可匹敌的自然威势。

“静影涵空,洪涛浴日,巨浪翻银雪”描绘了黄河水面的宁静与波澜壮阔,犹如神龙般威严,蛟鼍也不敢与其争雄。接下来,诗人借神话传说,想象有人能驾驭天风,遨游宇宙,但黄河的永恒与伟大超越了这些神话人物。

“毕竟此河经万古,看尽人间生灭”表达了黄河历经沧桑,见证了人间兴衰变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诗人感慨自己如老子般深思人生,虽年华已逝,但仍怀揣着广阔胸怀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最后,“圆通朗照,心知天上明月”以月亮象征智慧和洞察力,表明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内心明亮,如同明月一般,透彻而深远。整首诗通过黄河的意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69)

夏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 字:公谨
  • 籍贯:江西贵溪
  • 生卒年:1482—1548

相关古诗词

大江东去(其十一)庚子初度,陆俨翁作金焦图,和东坡此词,遣其子楫瞿、婿学召来为予寿,予喜对二子即席赋答

一撮峰儿,障长江、真是天生神物。

海国江门涛阵涌,玉迭雄开两壁。

孤柱乾坤,双擎日月,万古头如雪。

地灵江左,从来几个人杰。

玉堂天上仙翁,画里新词,彩笔云烟发。

品隙人才高与下,勘破世间兴灭。

二十年前,门生座主,不觉俱华发。

丹心炳炳,敢负中兴岁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大江东去.庚子初度,石门少傅、松皋太宰、介溪宗伯治具来贺,即席和答二阕(其一)

瑞鹤灵龟,双白鹿、谁献寿筵珍物。

一簇笔歌围锦障,杂遝南厢西壁。

黄阁元公,春卿太宾,玉质涵冰雪。

周廷朋寿,不数汉家三杰。

麟袍蟒绣辉煌,玉带联翩,高兴尊前发。

银箭不闻更漏永,红烛千行明灭。

却笑吾生,今朝初度,鬓有星星发。

年年同醉,管领壶中日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大江东去.庚子初度,石门少傅、松皋太宰、介溪宗伯治具来贺,即席和答二阕(其二)

大药难求,看人间、那有长生之物。

沧海桑田经几变,说甚乌江赤壁。

麟阁图形,燕然勒迹,博得头如雪。

古今代谢,几多贤圣豪杰。

小子今日生辰,醉后狂歌,聊为诸公发。

富贵功名都是梦,只有芳名不灭。

男子头颅,丈夫意气,要有冲冠发。

寸心耿耿,冰壶凉沁秋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大江东去(其三)题宗伯张阳峰仰宸楼

百尺危楼,面阳峰、览尽楚天云物。

西望武昌东夏口,遥对黄州赤壁。

清簟疏帘,投壶散帙,炎夏生冰雪。

玉堂惟构,未许元龙称杰。

读书夜感青黎,画楝雕檐,星斗寒光发。

秋水长空涵雁影,时见断霞明灭。

学士当年,倚栏凝睇,把镜悲华发。

丹心岁晚,咫尺身依日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