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笔

子石如琢玉,远烟真削黳。

入我病风手,玄云渰萋萋。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

既似蜡屐阮,又如锻柳嵇。

醉笔得天全,宛宛天投蜺。

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石头如同精心雕琢的美玉,远方的烟雾仿佛被削成乌黑。
它落入我患病的手心,像深沉的乌云覆盖着茂盛的草木。
这其中有何美好,让我欣喜若狂。
它既像阮籍的随意,又像嵇康的洒脱。
我在醉意中挥毫,仿佛得到了天地的完整,如同彩虹般绚丽。
深深感谢中书君,陪伴我在此处幽居。

注释

琢玉:比喻石头经过精心雕刻,如同美玉般光滑。
削黳:形容烟雾浓密,颜色乌黑。
病风:形容手因病态而颤抖。
玄云渰萋萋:深沉的乌云覆盖着茂盛的草木。
蜡屐阮:阮籍以不拘小节著称,蜡屐形容他的随意。
锻柳嵇:嵇康以刚直不阿著称,锻柳形容他的坚韧。
醉笔:酒后挥毫,笔法醉人。
天全:指得到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天投蜺:形容书法如彩虹般绚丽。
中书君:对中书省官员的尊称,此处可能是友人的代称。
幽栖:隐居或静谧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试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书写时的心境和技法的展示。

“子石如琢玉,远烟真削黳。” 这两句描绘了山石如同精心雕琢的玉器,而远处的云烟则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

“入我病风手,玄云渰萋萋。” 这里,“病风”可能指的是作者当时身体不适,或是借以表达一种内心的情感状态。手中的笔蘸着墨汁,如同玄色云雾般流畅自如。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 作者对书写的热爱和投入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好像在追寻某种美好的东西,但又说不清楚是什么,只知自己沉醉其中。

“既似蜡屐阮,又如锻柳嵇。”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书写的线条比作蜡烛上的花纹和锻炼过的金属边缘,形象地展现了作者笔触的轻盈与坚韧。

“醉笔得天全,宛宛天投蜺。” “醉笔”形容书写时的自由自在,好像已经达到了一种忘我之境。作者通过这样的书法状态,捕捉到了自然界那种无为而治的美妙。

“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或同道中人的感激之情。在这宁静而又有些孤寂的居所里,有知音者相伴,使作者感到温暖和欣慰。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在书法上的造诣,更通过笔墨传达了他对艺术、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无题

六秩行当启,区中缘更疏。

不贪为我宝,安步当君车。

故国多乔木,先人有敝庐。

誓将闲送老,不著一行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元祐九年立春

熊白来山北,猪红削剑南。

春盘得青韭,腊酒寄黄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覃]韵

朝云诗,并引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虎儿

独倚桄榔树,闲挑荜拨根。

谋生看拙否,送老此蛮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