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渡头残照一行新,独自依依向北人。
莫恨乡程千里远,眼中从此故乡春。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从“渡头残照一行新”可见暮色中杨柳依旧葱绿,景象如画,但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这不仅是自然美景与个人感情交织的写照,也反映出古代游子对故乡的无限留恋。
“独自依依向北人”中的“依依”形容诗人对往事的依恋以及内心的情感纠葛。这里的“北人”指的是远方家人的方向,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诗人孤独一人时的心境和情感。
“莫恨乡程千里远,眼中从此故乡春”则是诗人在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中,劝慰自己不要因为距离遥远而感到悲伤。这里的关键词语“故乡春”,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心中构建了一个永恒美好的故乡,也可以看作是在眼前的一切自然景物中寻找和感受故乡的气息。
整体来看,这段诗句通过对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游子对于家乡的深沉情感,以及在外漂泊时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这样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尤其是在唐诗中更是经常出现的情感寄托。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絮惹轻枝雪未飘,小溪烟束带危桥。
邻家女伴频攀折,不觉回身罥翠翘。
处处萦空百万枝,一枝枝好更题诗。
隔城远岫招行客,便与朱楼当酒旗。
锦城分得映金沟,两岸年年引胜游。
若似松篁须带雪,人间何处认风流。
日暖津头絮已飞,看看还是送君归。
莫言万绪牵愁思,缉取长绳系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