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咏十五首(其三)

泉冷光含石,烟消影挂松。

似知随野杖,疑特赴山钟。

愁恨三千丈,楼台一万重。

不分江海阔,处处影虚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山林的静谧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岩石、松影以及山钟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

首句“泉冷光含石”,以“冷”字形容泉水,暗示月光下泉水的清凉与宁静,光与石相映成趣,展现出月夜山间的一份清寂之美。次句“烟消影挂松”,烟雾散去,月光洒在松树上,形成斑驳的光影,生动地描绘了月色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

接着,“似知随野杖,疑特赴山钟”,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光以智慧和情感,它似乎知道跟随行人的脚步,又仿佛特意为山中的钟声而降临,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诗意。

“愁恨三千丈,楼台一万重”,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与复杂的情感,愁恨如同高耸入云的山峰,楼台则象征着繁复的人世,两者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深度,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

最后,“不分江海阔,处处影虚容”,诗人以广阔的江海与月影的虚无对比,强调了月光的普遍性和穿透力,无论多么辽阔的江海,都无法阻挡月影的洒落,处处皆有其踪迹,体现了宇宙间的和谐与统一。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咏十五首(其四)

东岭俄看出,西林忽见归。

却同河并湿,如与雁俱飞。

海影能栖鬓,天光爱惹衣。

庾公谁欲寐,终夜启江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月咏十五首(其五)

囊尽思留璧,池空愿借波。

红颜那可驻,飞镜欲如何。

香雾花间重,寒光竹里多。

可怜风露色,一一到云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月咏十五首(其六)

乍上萝轩月,清尊祗独看。

旅鸿千里白,栖鸟一枝安。

露外桂应湿,风前兔自寒。

忍孤清影落,歌入漏声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月咏十五首(其七)

爽气秋江霁,微阴暮岭收。

玉辉升霭霭,冰质动悠悠。

一桂流千代,清娥共十洲。

乾坤悲暂寓,沧海一浮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