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
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答李任道谢分豆粥》。诗中,黄庭坚以豆粥为引,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朴素理解。他将普通的豆粥视为能够驱散夜晚瘴气的温暖之物,与朋友共享这份简单却深厚的友情,如同共餐一般。诗人巧妙地将豆粥与“天上养贤鼎”相提并论,寓意即使身处山野,也能以平凡之事体悟到人生的贤德与高洁。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清雅风格。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独弄参军无鼓笛,右军池里泛渔舟。
岂知剑外雍熙老,收得黄巢折剑头。
檀郎惠我花含笑,借问凝情笑阿谁。
一世茫茫走声利,阎公捉定始应知。
一规苍玉琢蜿蜒,藉有佳人锦段鲜。
莫笑持归淮海去,为君重试大明泉。
长沙一月煨鞭笋,鹦鹉洲前人未知。
走送烦公助汤饼,猫头突兀想穿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