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台晚眺

极目俯高邱,清笳隐戍楼。

万山环地落,一海抱天流。

白骨何年战,黄云终古愁。

徘徊无限意,霜月满征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烽台晚眺》由清代诗人戴梓所作,描绘了一幅壮阔而苍凉的边塞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首联“极目俯高邱,清笳隐戍楼”,开篇即展现出辽阔的视野与肃穆的氛围。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大地,远处传来清脆的笳声,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悲歌,而那隐匿于楼阁之中的戍楼,则是边防战士们坚守的象征。

颔联“万山环地落,一海抱天流”,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群山围绕,仿佛将大地紧紧拥抱,而那浩瀚无垠的大海,则似乎要与天空相接,形成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边疆之地的辽阔与遥远。

颈联“白骨何年战,黄云终古愁”,转而触及战争的残酷与长久的哀愁。白骨累累,暗示着无数生命的消逝;黄云笼罩,象征着战争的阴霾与永恒的忧伤。这两句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悲哀,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尾联“徘徊无限意,霜月满征裘”,以诗人的行动和感受收束全诗。诗人在这片苍茫之地徘徊,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霜月洒满他的征衣,既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映射。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切感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烽台晚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与悲凉,以及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52)

戴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早行

驱人寒夜起,行役意如迷。

野火烧残戍,荒城抱冻溪。

月嘶孤店马,霜报五更鸡。

冷灶吹馀烬,开门参正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题高桥酒肆壁

一山行尽一山来,山上荆围小韨开。

怅望守烽人不见,怒潮空打弩台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关行

三月出关行,四月到辽住。

住辽不逾时,又向铁岭去。

铁岭去辽百馀里,风景萧萧有如此。

我欲为家家易成,乱草和沙砌寒水。

水自滔滔出混同,洪涛万里天行风。

风高山苦不成望,连云部落冰霜中。

日暮无依投店宿,店主愁颜向余嘱。

连日狂飙禁作炊,晚餐只有前朝粥。

形式: 古风

铁岭回沈

出关非作客,到沈却如何。

破械身还我,编氓姓属他。

典裘寒鬻米,结屋夜牵萝。

有酒不成醉,仰天时一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