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庐先生还朝

交无洛蜀本和衷,雅量分明司马同。

常以文章推后辈,久将政事托群公。

委蛇晏退裘应敝,狼藉髡留盏莫空。

出处古来云变化,芳馨谁播史书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慕庐先生还朝》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大受所作。诗中描绘了慕庐先生归朝的情景与他的高尚品德。

首联“交无洛蜀本和衷,雅量分明司马同。”以“洛蜀”比喻不同地域或不同背景的人,而“和衷”则表达了慕庐先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和谐与包容。接着,“雅量”与“司马同”相呼应,暗示慕庐先生的气度与司马相如相媲美,展现出其非凡的胸怀与风范。

颔联“常以文章推后辈,久将政事托群公。”揭示了慕庐先生对年轻一代的提携与对政务的委任。他经常以自己的文章鼓励和指导后辈,同时也将政务的重任托付给群臣,体现了他作为一位领导者的大局观与责任感。

颈联“委蛇晏退裘应敝,狼藉髡留盏莫空。”通过“委蛇晏退”描绘了慕庐先生在政务繁忙之余,依然保持谦逊与从容的态度。同时,“裘应敝”暗示了岁月的流逝,而“狼藉髡留盏莫空”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即使在忙碌中也不忘享受生活的小确幸。

尾联“出处古来云变化,芳馨谁播史书中?”总结了慕庐先生一生的起伏与变化,如同云卷云舒,难以预测。最后,诗人提出疑问,是谁将慕庐先生的美德与事迹记载于史书之中,表达了对慕庐先生高尚品质的敬仰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慕庐先生归朝情景的描绘,以及对其品德、行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刻敬意与缅怀之情。

收录诗词(14)

张大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居苏州匠门(干将门)溪上。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检讨。充四川乡试正考官,旋奉命督学贵州。少时从学朱彝尊,得其赏识。善诗文。有《匠门书屋集》

  • 字:日容
  • 籍贯:江苏嘉定
  • 生卒年:1658—1722

相关古诗词

题大临故宫词后

旧顿荒凉锁绿茵,宝钗双燕只生尘。

眉痕不照长门月,臂点曾销永巷春。

百首宫词王司马,一声《河满》孟才人。

阿谁尚记华清恨,听谱《霓裳》泪湿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睢州谒汤公祠

过宋频登夫子堂,传经应比郑公乡。

曾游霁月光风里,早叹浮云白日旁。

众母至今歌子产,伏龙畴昔起南阳。

音容似昨人千载,赢得吴民泪溢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沈子大赴江西

才子秋风泪点多,远行霜晓唱骊歌。

三年皮骨空人役,千载文章奈命何?

紫气豫章龙变化,青峰彭蠡雁经过。

旧是慷慨《南征赋》,送客都门发已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答袁虎文

重游梁宋访心知,一揖尊前感赠诗。

射虎旧夸从李广,斗鸡今喜逐袁丝。

文章白璧元无垢,意气青萍两不疑。

归到江南最相忆,小园风雨对床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