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呈无为真人二十韵

上界金为阙,蓬莱玉作城。

日行黄道正,星列泰阶平。

尧帝尊巢父,轩皇候广成。

真符传世久,公衮赐衣荣。

屡遣皇华使,遥迎碧落卿。

竹宫祠太乙,桂殿礼通明。

班出三台立,身先百辟行。

琅函宣蕊笈,琼醴进霞觥。

河应千年润,嵩呼万岁声。

飙车回绛节,霜匣秘苍精。

凫坠云中舄,鸾吹月下笙。

山林皆动色,猿鸟亦知名。

枸杞山篱晚,芙蓉野岸晴。

极知诗有思,谁谓道无情。

草圣超怀素,传家过伯英。

书签森戢戢,琴石立庚庚。

梵气开三景,玄风被八纮。

鸿猷资化育,鲸海望澄清。

曼倩偷桃者,安期采药生。

金丹如可赐,凡骨洒然轻。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仙境的壮丽景象与道教的崇高境界,充满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从“上界金为阙,蓬莱玉作城”开始,诗人以金阙玉城象征仙境的辉煌与纯净,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理想境界。

接着,“日行黄道正,星列泰阶平”描绘了宇宙的和谐秩序,暗示着仙界的完美与稳定。通过“尧帝尊巢父,轩皇候广成”,诗人将古代圣贤与仙人并提,表达了对道德典范的崇敬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

“真符传世久,公衮赐衣荣”则体现了道家文化中的符咒与仪式,以及对道家服饰的重视,象征着道家精神的传承与荣耀。而“屡遣皇华使,遥迎碧落卿”则展现了道家与人间世界的联系,以及对道家礼仪的尊重。

“竹宫祠太乙,桂殿礼通明”描绘了道家祭祀的庄严场景,通过“班出三台立,身先百辟行”强调了道家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诗人通过“琅函宣蕊笈,琼醴进霞觥”等细节,展现了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高雅。

“河应千年润,嵩呼万岁声”则寓意着道家文化的深远影响与永恒价值。而“飙车回绛节,霜匣秘苍精”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道家修行的神秘与高深。

“凫坠云中舄,鸾吹月下笙”通过自然界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美妙与超凡脱俗。最后,“山林皆动色,猿鸟亦知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赞美,而“枸杞山篱晚,芙蓉野岸晴”则以具体的景物,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道家生活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文化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柬知县陈善方

有美东曹彦,科名四海传。

长身片玉立,高论大河悬。

慷慨千人俊,驱驰万里天。

贺兰西入夏,渤海北通燕。

剑拂边霜重,弓开垄月圆。

文章韬虎豹,羽翮铩鹰鹯。

太华云随袂,长城雪拥鞯。

黄河秋汨汨,黑水夜溅溅。

旅梦双胡蝶,乡心五杜鹃。

倦弹宾馆铗,饥齧汉臣毡。

寒谷空吹律,焦桐忽断弦。

泪乾慈母线,囊涩水衡钱。

遂感王门召,惟应国士怜。

所蒙稽古力,幸免枕戈眠。

讲殿陈韬略,经帷侍简编。

名从西域播,诗到外夷传。

天地重开辟,人材肯弃捐。

词林翔鸑鷟,学海起蜿蜒。

飞动关元气,涵濡及远边。

青云瞻象魏,紫气应龙泉。

士论争推择,王言益勉㫋。

龙香濡露颖,风藻湿云笺。

杕杜劳还役,蒲萄赐别筵。

玉关归定远,银汉送张骞。

君命不俟驾,祖生先著鞭。

我知清白吏,人迓孝廉船。

大药丹初就,盘根节愈坚。

郎星吴分野,宦辙汉山川。

兰秀仍藏谷,珠明必媚渊。

有家供滫瀡,无梦属櫜鞬。

潘县花无数,庄椿寿八千。

炙分黄雀美,鲙切白鱼鲜。

忠孝原如此,升沉合自然。

锦衣行白昼,采服称华年。

下榻怀徐孺,衔杯笑郑虔。

群黎劳抚字,多士荷陶甄。

暑雨清炎瘴,秋禾满大田。

红收鹦鹉粒,青爇鹧鸪烟。

自笑雷鸣缶,深惭雪满颠。

续貂吾岂敢,聊以致拳拳。

形式: 排律

上虞太守

有美金闺彦,才名海内多。

古称清白吏,今尚孝廉科。

日照黄金节,风鸣白玉珂。

弦歌传鲁颂,书法擅虞戈。

燕寝严兵卫,宾筵设礼罗。

清尊开北海,乌舫载东坡。

欲拜车尘下,其如鹤发何。

未随童子马,先辱右军鹅。

学比雷鸣缶,文惭凤掷梭。

愿公施化雨,留意育菁莪。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云门乐

八风开橐籥,一气运鸿濛。

黄屋尊尧德,玄圭锡禹功。

干羽三苗格,车书万国同。

醴泉从地出,甘泽与天通。

电绕星枢北,春回寿域中。

云门齐奏曲,彤管纪时雍。

形式: 排律

明月篇

湛湛复盈盈,当秋彻夜清。

直疑天有堑,却讶水无声。

隐约箕边起,依微斗外横。

气浮华盖动,光映泰阶平。

东去遥通海,西流澹挂城。

拟乘莲一叶,万里溯空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