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大酺歌四首(其一)

明君封禅日重光,天子垂衣历数长。

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庆典景象,明君指的可能是唐朝某位皇帝。在封禅之日,这位君主带领百官在泰山进行封禅大礼,以示尊天法地。重光二字形容光辉灿烂,如同再现古时尧舜时代的明亮与和谐。

"天子垂衣历数长"一句,则是对皇帝亲自主持这场盛典的庄严气氛进行描绘。天子指中国古代的皇帝,垂衣形容其威仪之严肃,而历数长则意味着这一过程既庄重又漫长,彰显出礼仪的隆重和国之尊严。

接着,“九州四海常无事”一句,是对大唐帝国疆域广阔、民富国强的一种描绘。九州指中国古代的九个地区,四海则是东海、南海、西海、北海的合称,这里代表着整个国家的范围。而“常无事”表明在这样一个强盛统一的帝国中,民众生活安定,无战乱之忧。

最后,“万岁千秋乐未央”则是对这场庆典所带来的喜悦心情的一种抒发。万岁和千秋都是用来祝愿皇帝长寿的词汇,而“乐未央”则表达了国泰民安、欢乐无尽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盛大封禅仪式的描绘,展现了唐朝的强盛与和谐,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皇权的尊崇以及对国家长久繁荣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05)

卢照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唐诗人。自号幽忧子,汉族,其生卒年史无明载,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字:升之
  • 号:为“初唐四杰”
  • 籍贯: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

相关古诗词

登封大酺歌四首(其二)

日观仙云随凤辇,天门瑞雪照龙衣。

繁弦绮席方终夜,妙舞清歌欢未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登封大酺歌四首(其三)

翠凤逶迤登介丘,仙鹤裴回天上游。

借问乾封何所乐,人皆寿命得千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登封大酺歌四首(其四)

千年圣主应昌期,万国淳风王化基。

请比上古无为代,何如今日太平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椴川独泛

倚棹春江上,横舟石岸前。

山瞑行人断,迢迢独泛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