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赠汪寓昭》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对汪寓昭的赞美,展现了对友情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三十年来心未已”,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三十年的岁月并未让其内心平静,暗示了对某种追求或理想的执着。接着,“一片西湖梦中水”描绘了一幅梦幻般的西湖景象,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世界,与后文的“名园”相呼应,暗示汪寓昭拥有着令人向往的生活环境。
“闻君宅外有名园,湖山移入杭城里。”点明了汪寓昭住所周边的美景,将自然风光与城市生活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与雅致的生活状态。
“花边放棹夜不归,日上高春眠正美。”通过描绘汪寓昭在花丛中划船游玩直至夜晚才归家,以及春日里享受美梦的情景,展现了他悠闲自在、充满诗意的生活方式。
“人生快意须行乐,世上浮云空复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认为人生应当追求快乐,不应被世俗的虚名所累,体现了对自由与真实的向往。
“君不见东方大夫神仙子,金马陆沉饥欲死。”这里借用了东方朔的故事,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功名利禄却最终不得志的人的讽刺,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公孙开阁号平津,共宿故人犹布被。”通过描述公孙弘与老友共宿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友情与简朴生活的价值。
“羁縻薄禄固不堪,溪刻终身亦何以。”表达了对官场束缚与物质追求的不满,主张过一种更加自由、简朴的生活。
最后,“何如丝竹卧东山,时来乃为苍生起。”以东晋名士谢安为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期待有机会为社会做出贡献,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综上所述,《赠汪寓昭》不仅是一首对友人的赞美诗,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友情价值以及个人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