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闻石塘太宰赴京

山水浙东去,声华共若斯。

高贤希世出,明主俾衡持。

风俗归淳后,春廷上绩时。

人今公尽望,留佐衮衣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送闻石塘太宰赴京》描绘了送别友人石塘太宰前往京城的情景。首句“山水浙东去”,以山水起兴,暗示友人的旅程将穿越浙东壮丽的山水之间,充满了诗意。接着,“声华共若斯”赞美了石塘太宰的名声与才华,如同浙东山水一样引人注目。

“高贤希世出”进一步赞扬了太宰的高尚品德和罕见才智,在乱世中尤为难得。而“明主俾衡持”则表达了对圣明君主的信任,认为这样的贤才将被委以重任,保持国家的平衡与稳定。随着“风俗归淳后,春廷上绩时”,诗人预祝他在朝廷上能为国家带来清明之风和丰收的政绩。

最后两句“人今公尽望,留佐衮衣垂”,直接表达了人们对石塘太宰的期待和挽留之情,希望他能长久地辅佐朝廷,如同古代官员披戴的礼服——衮衣一般,象征着他的德行和影响力将长久流传。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送钱桐溪司徒赴京

不独称佳丽,河山王气存。

司徒分国计,端笏俨都门。

宇内勋名满,江南制节繁。

谁能公可荐,密勿切朝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杨给事尊堂受封

载笔闻曩至,晨昏愿岂违。

遭逢劝簪笏,浩荡借恩晖。

琐闼人贤在,金陵母德归。

共言能主报,直道似君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欧石江少宰

为赴司衡召,应闻开府贤。

歌声方陜日,启事藉山年。

才大今能用,书成世已传。

从兹云路阔,豪俊入翩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陈介泉中丞赴河西

张掖国西门,中丞山甫论。

从天下节钺,绝塞驻戎轩。

蛮赋千邦入,威名万里存。

空传汉出使,此路去河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