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黄石公祠

尘编寥落千秋事,野客停舟问隐居。

烟月高名兴汉后,风云远略避秦馀。

赤松仙子依丹室,黄石山精护素书。

岁晚圮桥风物改,泥中履迹近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历史人物黄石公祠的追思与感慨。首句“尘编寥落千秋事”以“尘编”比喻历史书籍的零散与遗忘,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接着,“野客停舟问隐居”描绘了一幅访古探幽的画面,野客在水边停舟,询问隐居于此的黄石公,表达了对古代智者的怀念与敬仰。

“烟月高名兴汉后,风云远略避秦馀”两句,通过“烟月”与“高名”的对比,以及“兴汉后”与“避秦馀”的关联,展现了黄石公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他不仅帮助汉室兴起,还以远见卓识避开了秦朝的暴政,体现了其智慧与策略。

“赤松仙子依丹室,黄石山精护素书”则进一步描绘了黄石公的神秘与超凡脱俗,将他比作仙人赤松子,居住在丹室之中,而黄石山精则守护着他的著作,强调了黄石公的智慧与著作的珍贵。

最后,“岁晚圮桥风物改,泥中履迹近何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圮桥象征着历史的变迁,而“泥中履迹”则是对过往足迹的追寻与思考,暗示着对古代智者及其事迹的怀念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石公祠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智者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772)

孙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高唐

瘦马嘶春北郭门,郡城茅屋似山村。

荒坟肸子雄风在,野曲绵驹旧谱存。

霏雾出林销杀气,行云驻彩阁朝昏。

千年往事今尘土,寥落幽花酒一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过东昌与通守王孟璘话旧

天官曾记共论诗,绿幕茅檐昼景移。

花近鬓丝晴冉冉,日明宫锦暖霏霏。

黄河水落官舟远,粉署香凝禁漏稀。

忽忆旧游霄汉上,不知尘土涴征衣。

形式: 七言律诗

过睢宁怀叶知县夷仲

扁舟夜泊睢宁岸,对月临风忆故人。

嘉树百年留惠爱,华文几度见清新。

高秋旅馆凋青柳,何处柴门敞翠筠。

芳岁五湖归棹早,可能同戴紫纶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客平原春日有怀

怅望乡园去计违,春来惟有思依依。

客程故向南天远,花信偏于北地迟。

汉帝苑边卢橘熟,秦陀墓上鹧鸪飞。

柴门独对东风掩,此日松筠冷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