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二首

悠悠不能寐,恻恻与心违。

百岁若一瞬,怨言长分飞。

结发溯伊始,搴帷念馀辉。

纫兰坐崇阿,调弦拂金徽。

志愿各相许,窀穸幸同归。

岂期中道别,空馀衾与衣。

临风想德音,当窗拭残机。

往者既莫谅,嗣者安可希。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康海所作的《咏怀二首》之一,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伤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首句“悠悠不能寐”,诗人因内心情感波动而难以入眠,流露出一种无法排遣的愁绪。接着“恻恻与心违”进一步描绘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与外界的和谐背道而驰。

“百岁若一瞬,怨言长分飞”两句,将人生短暂与怨言的绵延不绝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失去之人的深深怀念。

“结发溯伊始,搴帷念馀辉”则回忆起与逝者初识时的美好时光,以及对逝者最后时刻的追忆,充满了深情与不舍。

“纫兰坐崇阿,调弦拂金徽”描绘了诗人通过编织兰花、弹奏琴弦来寄托哀思的画面,象征着对逝者的怀念与悼念。

“志愿各相许,窀穸幸同归”表达了两人在生前曾许下的共同愿望,希望死后能一同安息,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然而,“岂期中道别,空馀衾与衣”却揭示了现实的残酷,两人未能实现共同归宿的愿望,只剩下衣物作为纪念。

“临风想德音,当窗拭残机”则是诗人面对自然与日常生活的场景,心中仍回响着逝者的音容笑貌,以泪洗面,试图在哀痛中寻找一丝慰藉。

“往者既莫谅,嗣者安可希”表达了对过去无法挽回的遗憾,以及对未来能否找到相同情感寄托的不确定,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27)

康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沜东渔父。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 字:德涵
  • 号:对山
  • 籍贯:陕西武功
  • 生卒年:1475--1540

相关古诗词

从象峰北崦下望普缘

陟山披丛薄,览景惬幽素。

降观万壑奔,平临千嶂赴。

宿爱弥见欣,新赏豁相聚。

未睹赤城游,彷佛兴宗赋。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送滦江中丞西勘

秋雨复如注,旌旗仍赴西。

仆马不能立,杯酒那可携。

公归定十月,山庄事粗没。

新酿既已成,嘉殽有薇蕨。

即今搆小亭,亭成伫公坐。

虽无丝竹陈,可试风雅课。

南山秋暮佳,气色清且翠。

眺览既中惬,啸歌或幽邃。

此役千国经,天下由重轻。

古哲务成事,今人唯酿名。

往往十年迩,边陬太乏理。

舆皂皆所亲,毁誉出憎喜。

虽悉延访心,纷乱若丝枲。

积今日益滋,君子复轻信。

自谓根蒂获,岂有纤细近。

治边如治鲜,要在审其势。

剖断贵神速,宰制厌牵系。

近闻甘泉城,皇皇尽危惧。

主者谕不开,仓卒何以计。

远人遵讹言,其情易摇曳。

片言昆崙摧,转拟万夫毙。

公固岂弟人,弛张有程具。

向既失缓急,今且须砥砺。

同事六七公,休休皆伟器。

当事必安舒,临机戒轻蓦。

嗟嗟千里心,顾此岂能白。

亦知刍荛微,赠公冀公择。

形式: 古风

姜君锡过予作

君家篆江侧,秀屏当户开。

知是神仙人,胡为尘世来。

黄氛缁素车,皂盖冒朱埃。

以兹谢民役,返耕白云隈。

少小稽古昔,中式得此阶。

亦知慎官服,奈与寸心违。

欲往昧前算,欲止递成哀。

繄予丘壑士,谛此良用骇。

因陈接淅义,颇究蓬矢怀。

我固互相发,君固耿难回。

丈夫志四海,好念济川才。

嗟彼长沮徒,泛泛岂根荄。

形式: 古风

送大理西勘

返耕厕幽壑,服义屈高轩。

握手立斯须,倾倒见雄论。

昔宦志孤陋,中路忽履屯。

负罪苟不死,兹已含溢恩。

疏懒循故性,竟志纫山荪。

感君缱绻意,幡然谢前闻。

杀鸡馔雕胡,列坐开荜门。

斗酒醉方已,徘徊惜日曛。

今夕别君去,孟冬定回辕。

尚期撰杖屦,共眺南山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