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偶成

为逢午日集园亭,遣兴持杯杯转停。

病后伤时思艾畜,愁来览物感蒲零。

綵丝疑效肠如缕,纨扇应怜鬓欲星。

浩渺忽看溪上水,汨罗千载恨犹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此诗《午日偶成》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通过端午节的聚会场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为逢午日集园亭,遣兴持杯杯转停”描绘了端午佳节,诗人与友人在园中聚会的情景。午日,即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常在此时聚会欢庆。诗人手持酒杯,本意是借酒消愁,却在饮酒之际思绪万千,难以自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病后伤时思艾畜,愁来览物感蒲零”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病后的他,对时间的流逝感到伤感,思考着如何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同时,面对周围的事物,他的愁绪油然而生,感叹于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颈联“彩丝疑效肠如缕,纨扇应怜鬓欲星”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深刻体会。彩丝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如同细长的丝线;纨扇代表了青春的流逝,鬓角的白发如同星星点点。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尾联“浩渺忽看溪上水,汨罗千载恨犹醒”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相融合。诗人看着溪流上的水波,仿佛看到了历史的长河,特别是与端午节相关的屈原投江的故事。这不仅表达了对屈原忠贞不渝精神的敬仰,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端午节聚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时光流逝、历史记忆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332)

孙传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卢靖寰大参之任西川

雄风万里动双旌,酌酒相看壮此行。

花发锦江明驲路,云浮玉垒度山城。

文翁旧化风应好,汉檄新传寇未平。

到日定知经纬裕,草堂遗老漫怦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乙亥警(其一)

去岁游兵猎雁门,雄关虎豹自云屯。

请缨漫切书生志,闻鼓偏销战士魂。

草垛阴风吹白昼,桑乾燐火照黄昏。

只今痛定方思痛,又见烟尘满冀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乙亥警(其二)

频年戎马任纵横,此日长驱气转盈。

两镇元戎争料敌,一时健旅尽婴城。

楼烦碛外朝鸣角,石岭峰头夜合营。

燕壁晋藩俱咫尺,令人击目泪如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留别樊淑鲁饷部用韵

十年无复听和鸾,小草殊多此一端。

曾羡陶潜能解绶,敢言贡禹爱弹冠。

天高北阙风云远,地迥西溪雨雪安。

强起不知缘底事,马头秋色正馀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