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已惑孔贵嫔,又被辞人侮。
花笺一何荣,七字谁曾许。
不下结绮阁,空迷江令语。
雕戈动地来,误杀陈后主。
这首诗是欧阳询的《道失》,创作时期处于隋末唐初之交,诗人通过此作表达了对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动荡的不满与忧虑。
"已惑孔贵嫔,又被辞人侮"两句,诗人指出了宫廷内部的纷争与权力斗争,孔贵嫔可能是朝中的一位有权势的女性,而“辞人”则暗示着言官或士人的批评与攻击。这里展现了皇权周围的矛盾和不稳。
"花笺一何荣,七字谁曾许"表达诗人对当时文艺上的浮华和功利心态的批判。“花笺”指代文人的作品或文章,“一何荣”则讽刺这些作品之所以显得光鲜,是因为迎合了权贵的口味。七字是指七言律诗,这里询问谁曾许可这样做,反映出文学创作上的不正之风。
"不下结绮阁,空迷江令语"一句中,“不下”意味着拒绝参与或不肯屈服于不正之事,“结绮阁”是对那些专门为权贵服务的文人所作文章的讽刺,而“空迷江令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江淹(东晋文学家,以辞藻著称,后世多有模仿者)的文学风格被滥用和误解的担忧。
"雕戈动地来,误杀陈后主"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事件的隐喻。“雕戈”指代兵器,“动地来”暗示着战乱与动荡,而“误杀陈后主”则直指南朝陈国灭亡时的情景。这里诗人通过历史事实,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对统治者失策的批评。
整首诗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政治及文艺上的不满与批判,展示了一位有识见的士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深沉思考。
不详
赤城霞起武陵春,桐柏先生解守真。
白石桥高曾纵步,朱阳馆静每存神。
囊中隐诀多仙术,肘后方书济俗人。
自领蓬莱都水监,只忧沧海变成尘。
儿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来书不寄。
闲庭独立鸟关关,争忍抛奴深院里。
闷向绿纱窗下睡,睡又不成愁已至。
今年却忆去年春,同在木兰花下醉。
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
绿杨风送小莺声,残梦不成离玉枕。
堪爱晚来韶景甚,宝柱秦筝方再品。
青蛾红脸笑来迎,又向海棠花下饮。
春早玉楼烟雨夜,帘外樱桃花半谢。
锦屏香冷绣衾寒,怊怅忆君无计舍。
侵晓鹊声来砌下,鸾镜残妆红粉罢。
黛眉双点不成描,留待玉郎归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