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二)

秋日同文馆,袖然观国光。

泗滨何限磬,岱麓易求梁。

剑气频冲斗,锥锋定出囊。

于余惭拙匠,操尺预量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秋天在文馆,袖手欣赏国家的荣光。
泗水河畔磬声无数,泰山脚下容易寻到栋梁。
剑气直冲夜空,利锥定会从囊中显现。
对于我这笨拙的工匠,拿着尺子预先测量长远的图景。

注释

袖然:形容袖手旁观,不参与的样子。
国光:指国家的荣耀或光辉。
磬:古代打击乐器,这里比喻人才或资源。
梁:原指房屋的大梁,引申为栋梁之才。
斗:星宿名,这里指天空。
锥锋:比喻锐利的才能或决心。
拙匠:谦称自己技艺不精的人。
操尺:拿着尺子,比喻规划或衡量。
量长:比喻对未来有长远的打算或期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耿南仲的作品,标题为《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以秋日同文馆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袖然观国光"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在学术氛围中静观国家大势的意境,"袖"字暗含了学者的谦逊与内敛。

接下来的两句"泗滨何限磬,岱麓易求梁",运用泗水和泰山的典故,寓意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磬"象征着学问之音,"梁"则比喻栋梁之材,暗示人才辈出。

"剑气频冲斗,锥锋定出囊"进一步深化主题,以剑气和锥锋比喻才智之光,犹如宝剑出鞘,锐利无比,表达了对才华横溢的同僚们的赞美和期待。

最后两句"于余惭拙匠,操尺预量长",诗人自谦为拙匠,表示自己在才华面前感到自愧不如,但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愿意以谦虚的态度学习,预估他人的成就,体现了良好的学人风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寓言深刻,既展现了诗人对学术环境的赞赏,也流露出对个人修为的反思和对他人的敬佩之情。

收录诗词(18)

耿南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一)

秋日同文馆,閒无一事依。

斗羊谁得隽,倦鸟客思归。

寝处还相向,过从不患稀。

何当有星聚,谁为问璇玑。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其三)

翠幕春云合,场登看舞鸡。

冥搜人不到,惊盼日沉西。

瞢学愁精鉴,英材喜巨题。

何人当首选,双觡起蚖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其一)

诏命连催发,英髦一日齐。

周瑜醇似酒,崔远爽于梨。

高馆清无梦,寒灯坐赋题。

还同宿山驿,风雨闭重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其二)

槐市任花黄,赓歌且辟场。

醒心流水曲,警耳白云章。

冷竹枝枝翠,芳兰叶叶香。

满前皆俊彦,何但有三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