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楷老帖后

楷公不见十三年,何处高谈洞下禅。

禅里相思无是处,不相思处有谁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行己所作,名为《偶书楷老帖后》。诗中以“楷公”为对象,表达了对友人长时间未见后的感慨与思念。

首句“楷公不见十三年”,点明了与友人楷公分别已有十三年之久,时间之长,令人感慨。接着,“何处高谈洞下禅”,描绘了楷公在远离尘嚣之地,与世隔绝,静心参禅的情景,暗示了楷公的超凡脱俗与内心的宁静。

“禅里相思无是处”,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楷公的思念之情,认为在禅修的境界中,这种思念并无着落,难以寻觅。最后,“不相思处有谁传”,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即便是在不思念的地方,也无人能传达这份情感,强调了思念的深沉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问,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禅修境界的独特感悟,情感真挚,意味深长。

收录诗词(160)

周行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五首(其一)

送春小雨作轻凉,碧瓦鳞鳞动霁光。

紫燕衔泥归旧屋,黄蜂采蜜度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春日五首(其二)

小窗午枕梦初醒,特特来寻春径行。

晴日暖风无俗客,岸巾柳底听新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春日五首(其三)

蛱蝶寻花经竹过,蜘蛛结网趁丝行。

檐前翻翼频来燕,叶底窥人欲去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春日五首(其四)

深院回廊春日长,晴丝冉冉暖浮光。

五株恰似陶彭泽,满县愧尔潘河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