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侯陈后斋膺奖(其三)

馈饷千钟蒐脱粟,遮洋万斛采龙骧。

人于遇变才难展,志在宜民计便良。

墟落耕桑知恺悌,宫墙日月见文章。

明时简用收时望,正籍霜台为发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邑侯陈后斋在治理地方上的卓越表现和高尚品德。首句“馈饷千钟蒐脱粟,遮洋万斛采龙骧”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邑侯陈后斋在物资供应方面的慷慨与丰足,仿佛他能搜集千钟粮食,采集万斛龙骧(可能指船只或资源),展现出其治理能力的强大与丰富。

接下来,“人于遇变才难展,志在宜民计便良”两句,表达了在面对变故时,邑侯陈后斋的才能难以完全展现,但他致力于改善民生,制定出适宜百姓的政策,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为民服务的决心。

“墟落耕桑知恺悌,宫墙日月见文章”则进一步描绘了邑侯陈后斋在乡村和宫廷中的形象。他在乡村中推行耕作与蚕桑,让百姓生活和谐,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同时,在宫廷中,他的政绩和文章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表明了他的才华横溢。

最后,“明时简用收时望,正籍霜台为发扬”总结了邑侯陈后斋在清明时代被简用(即得到重用)并受到期待,他的事迹和成就将通过霜台(可能象征官方记录或历史记载)得以流传和发扬光大,强调了他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邑侯陈后斋在物资供应、政策制定、乡村治理以及宫廷形象等方面的描述,高度赞扬了他的治理能力和高尚品德,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邑侯陈后斋膺奖(其四)

摧霜厌雪愁枯落,滴露和烟喜发生。

弱草应知麟不践,偃风曾记虎横行。

试看邑里勤生事,更听弦歌起颂声。

剩有循良堪采荐,不妨知己重垂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张令尹遗爱亭

宫墙道艺三年教,兵食桥梁庶事修。

百姓有天均感戴,老年无事但歌讴。

亦知盛德心常下,不谓穷檐泽易流。

史笔欲寻公是处,新亭卓楔古文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邑博陈静江诗送小儿会试次韵

阊阖天明云路高,秋风清洒木绵袍。

赠言独愧三山重,夺锦谁当五岭豪。

安定教行多实学,古灵疏荐总时髦。

上林花好更相待,争得春风护小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添孙和亲家何太守

姜酒相将过晚凉,外孙得报外公乡。

门楣重有悬弧庆,歌舞先从若祖狂。

水会三江龙有种,天开五色凤应翔。

即看昆玉攀仙桂,代见何家展国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