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梅花初月酬汪古义诸公

冬至之后江上春,来车去马秦淮滨。

峨峨钟山楼观古,翼翼南国衣冠新。

此时游子逸兴发,客衾忽梦歙溪云。

金陵子弟来相送,梅花初月尤殷勤。

我昔盛年学书史,担簦载贽非隐伦。

中遭丧乱百念息,揣分甘作山中人。

山中得此构重屋,惜其背寅乃面申。

清宵魂交古君子,为云安名一何神。

寒梅始花日出辰,当楼新月悬钩银。

天根阳生花实茂,月窟魄死光辉沉。

蓓蕾数点春,我巳见其映雪千树之玉津。

漂渺一眉金,我巳看作行天五夜之冰轮。

功名事业塞宇宙,敛之方寸谓之仁。

隆中窥此诸闻达,莘野抱此称天民。

即今谁因乃成此,故人陶侃与贺循。

未能陈力当引去,山中梅月姑相亲。

天根月窟古所云,动静之机斡洪钧。

世人漫作复姤二卦看,缘何得见梅花初月之景象与夫隐者之天真。

再拜文儒领佳贶,长歌作谢聊自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后江边春意盎然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初月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的开头描述了冬至之后江面上的春景,车马往来于秦淮河畔,远处钟山的古楼与近处南国的新衣冠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学习书史的经历,以及后来遭遇战乱后的平静生活。他提到在山中建造房屋,夜晚与古人灵魂交流的情景,以及对梅花初月的特别感受。

诗人通过“天根阳生”、“月窟魄死”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变化。他将这些景象与个人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最后,诗人以对文人的敬意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结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个人经历、哲学思考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81)

朱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大鉴为幕府绘抟法百图题

相台画史杨大鉴,眼光如鉴鬓如钐。

搏法千年巳失传,貌出百图非泛泛。

剑一人敌学之难,岂知徒搏无伤残。

强梁侠儿里中横,颠倒掀翻掌股间。

幕府昼长风拂拂,窗前卷舒此何物?

担夫当道草书精,军人起距火牛出。

我欲摧恶却厌兵,欻然见此心眼明。

垂老宁知才思尽,等闲为写丹青引。

形式: 古风

题归隐图

冲陶先生名如山,何得画在云山间。

布袍鬓丝晚风满,应缘归自江之湾。

画师当时偶相值,岁暮相思走珍寄。

横茅老涧树参差,毫端似得山人意。

山人家乃无一金,是中所有千古心。

豪杰闻风失匕箸,学子问道罗冠襟。

芙蓉山腰石头路,钓名射利人如骛。

匆匆不省认江湾,宁识冲陶最深处。

形式: 古风

酬黄仲器惠笺纸

萍水相逢成忘年,白玉阿莘灯窗前。

余无无住道人句,正自怜何以当此十样笺。

十样笺,展开光如镜。

便如黄裳剑潭牛斗映,又如叔度汪汪波万顷。

劳君赠,感君赠。

宵人才短笔砚疏,此笺十年用有余。

文物相施还将文物报,试学乃祖黔安书。

形式: 古风

四月一日同黄君启饮高堰徐氏偶题

层云黯黯愁春风,昨夜子规春树东。

客怀为此不肯醉,长途俗子来憧憧。

鸣笛考鼓摇旌旗,射福媒利神鬼丛。

乃知今日四月朔,光阴客子嗟飘蓬。

前溪妇女立欲渡,长裙短衫照溪红。

溪北亦有青衣士,倚阑注目停酒钟。

劝君不用苦伤春,春夏生意何淡浓。

北风十月吹老树,翻想此景不可逢。

二贤终日酒樽同,腾踏不学商山翁。

苍天无遣苍生穷,呜呼,苍天无遣苍生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