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郡王挽词二首(其一)

两纪中天侍冕旒,甘盘仍作济川舟。

传家经术终黄阁,袖手功名未白头。

身似留侯初出汉,葬如姬旦不忘周。

千官祖奠城东陌,十里春风鼓吹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汪藻所作的《何郡王挽词二首》中的第一首,通过对何郡王的追悼,展现了其生前的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

首联“两纪中天侍冕旒,甘盘仍作济川舟”,以“两纪”形容时间之长,暗示何郡王在位期间的忠诚与勤勉;“中天侍冕旒”描绘了他作为朝廷重臣,始终站在权力的核心,为国家效力的形象;“甘盘仍作济川舟”则运用比喻,将他比作渡过江河的船夫,寓意他在治理国家、解决难题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颔联“传家经术终黄阁,袖手功名未白头”,赞扬了何郡王对学问的传承与追求,以及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通过“传家经术”表明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深厚的造诣,更注重将知识传授给后人;“终黄阁”则暗示他在官场上的成就,达到了高位;“袖手功名”则体现了他不为个人名利所动,保持清廉自守的品格。

颈联“身似留侯初出汉,葬如姬旦不忘周”,进一步赞美何郡王的智慧与忠诚。将他比作汉初的张良(留侯),在刘邦建立汉朝初期就辅佐其成就大业;同时,也以周公姬旦为喻,强调何郡王对国家的忠诚,即使在去世后,仍不忘周朝的礼制与传统。

尾联“千官祖奠城东陌,十里春风鼓吹忧”,描绘了何郡王去世后,众多官员前往城东为其送行的情景。通过“千官”、“十里春风”等意象,营造出庄严肃穆而又充满哀思的氛围,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深情地颂扬了何郡王的高尚品德、卓越功绩以及对国家、家族的忠诚与奉献,展现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光辉形象。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何郡王挽词二首(其二)

名标南国洞中天,胄出西京鼎足贤。

早扈六蜚依日月,晚辞三事作神仙。

马蹄忽到縢公室,鸡梦那逢谢傅年。

一品真王对异姓,功臣今日数凌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学士蒋公母挽词三首(其一)

举酒频华族,高堂有白头。

生儿胜武子,偕老得黔娄。

未免平反笑,俄惊孺慕忧。

他年如辍社,牛女有悲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学士蒋公母挽词三首(其二)

坐膝扶床处,人看七十稀。

孤雏方反哺,双剑忽随飞。脂泽新封。

形式: 古风

学士蒋公母挽词三首(其三)

才大惊馀子,名高压四夷。

雁书希世事,鵩赋暮年悲。

习险从人在,杯圈旧事非。

凄凉嘉树侧,无复板舆归。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