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雷口阻风

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

天与水模糊,不复知地厚。

谁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

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

黄芦麋鹿场,此地广千肘。

得禽多文章,肯顾鱼贯柳。

莽苍天物悲,彫弓故在手。

鹿鸣犹念群,雉媒竟卖友。

商人万斛船,挂席上牛斗。

横笛倚柁楼,波深苍龙吼。

失水不能神,伐葭作城守。

欲寄大雷书,往问长干妇。

何当楫迎汝,秦淮绿如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在号橹声中驶过沧江,避开大雷口的风暴。
天空与水面交融,大地的厚度已难以分辨。
哪户人家的上江船,疯狂追逐着雪山前行。
孤独的村庄不足十户人家,旅途中只能以三棵韭菜充饥。
这里是黄芦麋鹿的栖息地,广阔得有千肘之遥。
捕获的猎物皮毛斑斓,却不愿停下脚步欣赏沿途的鱼贯柳。
苍茫天地间,万物皆显哀伤,雕弓依旧握在手中。
鹿鸣声中仍怀念同伴,雉鸟的叫声却成了出卖友谊的工具。
商人的巨舟满载万斛货物,帆布高挂直抵牛斗星旁。
倚靠在舵楼上吹奏横笛,波涛汹涌如青龙怒吼。
失去水源,无法施展神威,只好砍芦苇筑起临时的防御。
想写信给大雷口的人,问问那里的长干妇。
何时能划船迎接你,秦淮河的水绿如美酒。

注释

号橹:古代的一种船桨。
大雷口:地名,可能指江边的风口。
模糊:难以区分。
地厚:大地的深度。
上江船:来自上游的船只。
雪山:比喻远方或困难的目标。
孤村:孤立的小村庄。
三韭:形容食物匮乏。
黄芦:黄色的芦苇。
千肘:形容非常广阔。
文章:这里指猎物皮毛的花纹。
鱼贯柳:形容沿途的柳树排列整齐。
故在手:仍然握在手中。
鹿鸣:鹿的叫声。
雉媒:雉鸟,古人认为雉鸟叫声可以招引配偶。
卖友:比喻出卖朋友。
万斛船:形容船装载量极大。
牛斗:星宿名,此处指天空。
横笛:横吹的笛子。
柁楼:船上的舵楼。
苍龙吼:形容波涛汹涌。
失水:失去水源。
伐葭:砍伐芦苇。
城守:临时的防御工事。
大雷书:写给大雷口的信。
长干妇:可能指当地的一位女子。
楫迎:划船迎接。
秦淮绿如酒:形容秦淮河水碧绿如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大雷口阻风》,描绘了诗人乘船在大雷口遭遇风阻的情景。首句“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写出了船只在江面上因风浪而被迫停靠在大雷口的情境。接下来的诗句“天与水模糊,不复知地厚”形象地描绘了风雨交加,天地间混沌不清的景象,暗示了航行的艰难。

诗人通过“谁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描绘了其他船只在风中疾驰的动态,对比自己被困的无奈。随后,“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则展现了村庄的荒凉和旅途的艰辛,反映出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黄芦麋鹿场,此地广千肘”描述了周围的自然环境,虽然广阔却显得荒芜。诗人感慨“得禽多文章,肯顾鱼贯柳”,暗示了对自然生态的怜悯,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莽苍天物悲,彫弓故在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接下来的诗句“鹿鸣犹念群,雉媒竟卖友”寓言深刻,揭示了人情世故的冷酷。

最后,诗人想象着商人豪船的壮观景象,以及自己的愿望——“欲寄大雷书,往问长干妇”,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结尾“何当楫迎汝,秦淮绿如酒”以秦淮河水的比喻,寄托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雷口的风阻经历,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子瞻以子夏丘明见戏聊复戏答

化工见弹太早计,端为失明能著书。

迩来似天会事发,泪睫见光犹陨珠。

喜公新赐紫琳腴,上清虚皇对久如。

请天还我读书眼,愿载轩辕讫鼎湖。

形式: 古风

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盖退之戏效孟郊樊宗师之比以文滑稽耳恐后生不解故次韵道之

我诗如曹郐,浅陋不成邦。

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

赤壁风月笛,玉堂云雾窗。

句法提一律,坚城受我降。

枯松倒涧壑,波涛所舂撞。

万牛挽不前,公乃独力扛。

诸人方嗤点,渠非晁张双。

但怀相识察,床下拜老庞。

小儿未可知,客或许敦厖。

诚堪婿阿巽,买红缠酒缸。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子瞻题狄引进雪林石屏要同作

翠屏临研滴,明窗玩寸阴。

意境可千里,摇落江上林。

百醉歌舞罢,四郊风雪深。

将军貂狐暖,士卒多苦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己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寄答

从学晚闻道,谋官无见功。

早衰观水鉴,内热愧邻邦。

比邻有宗侯,治剧乃雍容。

摩手抚鳏寡,藁砧磔强梁。

桃李与荆棘,称物施露霜。

政经甚缜密,私不蚍蜉通。

吏舍无请赇,家有侯在堂。

府符下盐策,县官劝和羹。

作民敏风雨,令先诸邑行。

我居万夫上,阘惰世无双。

此邑宅岩岩,里中颇秦风。

翁媪无恙时,出分如峰房。

一钱气不直,白梃及父兄。

簪笔怀三尺,揖我谓我臧。

向来豪杰吏,治之以牛羊。

我不忍敌民,教养如儿甥。

荆鸡伏鹄卵,久望羽翼成。

讼端汹汹来,谕去稍听从。

尚馀租庸调,岁岁稽法程。

按图索家资,四壁达牖窗。

掩目鞭扑之,桁杨相推掁。

身欲免官去,驽马恋豆糠。

所以积廪盐,未使户得烹。

八月酾社酒,公私乐年登。

遣徒与会稽,而悉走荻篁。

吾惟不足遣,夙驾略我疆。

邑西軱戾地,是尝婴吾锋。

龈龁其强宗,彼乃可使令。

夙夜于远郊,草露沾帷裳。

入磴履虎尾,扪萝触虿芒。

借问夕何宿,烟边数峰横。

松竹不见天,蟠空作秋声。

谷鸟与溪濑,合弦琵琶筝。

税驾乱石间,岩寺鸣疏钟。

山农颇来服,见其父孙翁。

苦辞王赋迟,户户无积藏。

民病我亦病,呻吟达五更。

韵为诵书语,行歌类楚狂。

举鞭问嘉禾,秣马可及城。

惜哉忧城旦,不得对榻床。

洒笔付飞鸟,北风吹报章。

书回银钩壮,句与麝煤香。

浮蛆拨官醅,倾壶嫩鹅黄。

山气常蓊㔩,此物可屡觞。

蓣药割紫藤,开笼喜手封。

味温颇宜人,芼以石饴姜。

举杯引药糜,咏诗对寒江。

寄声甚劳苦,相思秋月明。

我邑万户乡,其民资嚚凶。

欲割以寿公,使之承化光。

反以来寿我,中有吞舟鲸。

铜墨俱王命,职思慰孤茕。

何时赌一掷,烧烛咒明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