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历史上的三仁之战,展现了壮士英勇抗敌的情景。诗人以“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复过”开篇,形象地比喻壮士们如同猛兽般守卫道路,不让敌人轻易通过。接着,“大军未集孤城倾,壮士一呼贼锋挫”,描述了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壮士们的英勇行为使得敌军遭受挫折。
“贵不必横冲都,众不必鸦儿兵”两句,强调了领导者的智慧和士兵的团结对于胜利的重要性,并通过“鹿仔港接彰化城,毛葫芦即君子营”来象征战场的布局与战略。接下来,“一战大里杙,再战牛马庄”则具体描述了战斗的激烈与连贯性,炮声轰鸣,显示出战争的残酷。
“炮声如雷地中起,杀贼不克被杀戕”描绘了战场上激烈的炮火与激烈的战斗场面,同时也暗示了双方都有伤亡。最后,“贼戕真义士,诏书煌煌传庙祀”赞扬了那些为正义而战的勇士,他们的事迹将被后人铭记并祭祀。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表达了对英勇战士的崇高敬意,以及对正义事业的坚定支持。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人物的深情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