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六十四阕(其四十六)

山庐好,夜夜听虫忙。

织布居先经布后,发声始短继声长。肇锡合名娘。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名为《望江南·其四十六》,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高燮。诗的内容描绘了一幅山居夜晚的画面,诗人赞赏了山中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山庐好,夜夜听虫忙",简洁地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尤其是夜晚虫鸣声此起彼伏,显得生动而富有生机。

"织布居先经布后,发声始短继声长",通过比喻,将纺织女工的劳作与虫鸣声相联,暗示了生活节奏的有序和自然界的和谐。"经布后"象征着辛勤的准备,"发声始短继声长"则描绘了虫鸣声由低到高,起伏有致的过程,如同织布的节奏一般。

最后一句"肇锡合名娘","肇锡"可能是指最初的赐予或命名,"合名娘"则可能是对勤劳女性的赞美,意味着她们的名字本身就带有美好的寓意,如同她们的生活一样,充满了勤劳和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通过对山居生活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赞美了劳动妇女的辛勤劳作和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烟火气的欣赏。

收录诗词(205)

高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江南六十四阕(其四十七)

山庐好,忙事比人多。

晨起阶前怜斗蚁,夜来灯下救飞蛾。悲悯付微哦。

形式:

望江南六十四阕(其四十八)

山庐好,凡卉尽风流。

鹤顶明如仙风额,鸡冠矮似老人头。绝妙一庭秋。

形式:

望江南六十四阕(其四十九)

山庐好,泛棹向山塘。

初日淡烟描曙色,夕阳红树染秋光。疑在虎丘旁。

形式:

望江南六十四阕(其五十)

山庐好,居士足闲闲。

大木千章阴蔽野,黄花万木叠成山。觞咏尽开颜。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