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侯记原秬园(其一)

飘泊仍吴会,凄凉但越吟。

乡遥悲去雁,春晚见来禽。

老病初携杖,良朋喜盍簪。

娄塘堤上柳,步屟定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宋琬所作的《寓侯记原秬园(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与凄凉之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身的境遇,展现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期待。

首句“飘泊仍吴会”,诗人自言身处吴越之地,漂泊不定,暗示了生活的动荡不安。接着,“凄凉但越吟”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孤寂,只能以越地的诗歌来抒发情感。

“乡遥悲去雁”,诗人看到南飞的大雁,触发了思乡之情,大雁离去更增添了离别的悲凉。而“春晚见来禽”则描绘了春天将尽,候鸟归巢的场景,寓言着自己未能归乡的无奈。

“老病初携杖”,诗人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行走需仗助,生活更加艰难。然而,“良朋喜盍簪”又透露出一丝希望,即期待能与好友相聚,共度时光。

最后两句“娄塘堤上柳,步屟定相寻”,诗人想象自己在娄塘堤边漫步,期待与友人相约,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表达了对故乡和友情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寓侯记原秬园(其二)

上巳迟三月,高斋自一家。

鱼梁连竹屋,鸡栅缚藤花。

万木偏能冷,群鸥未觉哗。

临邛频送酒,莫遣豹奴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寓侯记原秬园(其三)

未忍辞君去,行行且复淹。

酒枪朝尚卧,花箭夜来添。

白鸟声相乱,黄鱼价稍廉。

东邻如何问,龟策未须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检阅故人姜筼筜遗稿泫然有作

宿草萋萋几度春,招魂不返大江滨。

安知嗣祖非为福,况有要离可作邻。

良友心期为楚些,孤儿风貌是吴人。

西风似剪吹残烛,三复遗文泪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九日同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塞鸿犹未到芜城,载酒登楼雨乍晴。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上方钟磬疏林满,十里笙歌画舫明。

空负黄花羞短发,寒衣三浣客心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